印尼小说网

第122章 不改变,就死【2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从来都没有将朝廷的天市坊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还想跟他们有商业合作呢。”

陆旭尧转着酒杯,呵呵笑道:“大家一起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顾煜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旭尧,你可真是我的知己啊。你也申请入驻天市坊了?”

“难道你就没有?”

“当然有,知我者,旭尧也。”

“不过——”顾煜话锋一转,“都一个月过去了,似乎朝廷并无合作的意向。”

陆旭尧满脸无所谓的说道:“无妨,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便是。”

顾煜没有回话,他的心里始终有种担忧。

目前,天市坊只开放了三分之一的商铺,其他商铺宁愿空着,也不愿意高价拍卖。

哪怕他们松江顾氏出了一月万两的租金,一个非常有诚意的金额,朝廷依旧不为所动。

说实话,这么夸张的租金,本身就没想过回本。

天市坊的人气确实火,但是要想单一店铺月赚万两,真的很有难度。

这是他们的投名状,向朝廷传递一种友善。

只是,似乎朝廷并没有那个意思。

“旭尧,你说,天市坊那些关门的店铺,到底是何用途?”

“别问我,我不知道。”陆旭尧始终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天衣阁,在他们这群江南财团的心里,已经打上了“低端”的烙印。

靠着令人不齿的“价格战”,去粗暴的抢夺市场。

这种行为,江南财团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毕竟药店碧莲。

若是换一个家族,绝对会被他们联合制裁,冠上一个“破坏市场”的罪名。

在陆旭尧的心里,他宁愿将丝绸全部烧掉,都不可能降价卖给平民。

要想继续赚大钱,就必须维护好自家产品的高端形象。

+++++++++

棉布棉衣,本来就没有多少技术难度,只要有足够的棉花,狗都能做出来。

但是,丝绸可不一样,由于蚕丝的娇弱,制作工艺极其复杂。

陆旭尧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在短时间内,将丝绸生产出来。

因为,全天下最好的丝绸女工,全都在苏州盛氏的手里。

而他们松江陆氏呢?是全国最大的蚕丝供应商,间接掌控了丝绸市场的贸易话语权。

为了与苏州盛氏和睦相处,松江陆氏的丝绸生意,只是随便做做,规模并不大。

陆旭尧甚至希望,朝廷能够在丝绸生意中搅搅局,这样的话,朝廷不得不找他们家族合作。

松江顾氏和松江陆氏,两大家族是有商业合作的。

顾氏的刺绣,加上陆氏的丝绸,共同创立了一个高端品牌。

有时候,苏州盛氏也会找顾氏合作,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夸张了。

一匹普通的丝绸,卖给朝廷的价格是1002钱。

【参考自《明会典》:“苏、杭织造,岁办绢绸各数万匹,每匹价银一两二钱。”】

划重点,这只是朝廷进货的价格,若是放在市场上卖,不得3两一匹?

再看看棉布的售价,一匹300-500钱。

可想而知,其中的利润差距是多么惊人?

但是呢,苏州盛氏几乎从来不会贩卖单匹丝绸,他们卖的都是成品衣服。

当然,如果你想买一匹匹的,也行,但是必须百匹以上的数目采购。

再看看苏州盛氏一件成品丝绸衣服能卖多少钱?最便宜的,10两银子一件!

如果加上顾氏的刺绣呢?价格直接飙升到30-50两。

丝绸,真的是暴利行业。

你不要以为,这个价格那么离谱,应该不会有多少人买吧?

恰恰相反,大明有钱人是真的多。

不过还好,苏州盛氏从来都不坑穷人。

松江顾氏擅长刺绣,同时为松江陆氏和苏州盛氏提供加工服务。

松江陆氏是最大的蚕丝供应商,并深度参与丝绸贸易货运,坐拥无数马车和船只。

苏州盛氏是最大的丝绸商,在全国丝绸市场营销占比高达90。

这么看来,华亭徐氏真的很一般。

目前,天衣阁以摧枯拉朽的状态,正在大口大口的吞并华亭徐氏的市场份额。

对于华亭徐氏目前的惨状,另外三家,如今却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