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爹,兴许,等天衣阁再卖一段时间,就会没货了呢?”说这话的时候,徐行止自己都没有信心。
徐瑞叹了口气:“但愿吧。”
“对了爹,我觉得,天市坊的运营模式,或许我们可以模仿一下。”
这话让徐瑞听了很不开心,现在我们已经沦落到抄袭的地步了吗?
一百年来,江南势力在商界,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如今朝廷只是略微出手,就打得他们头破血流。
这种强烈的落差感,真的很难用言语形容。
徐行止见老爹没有回应,继续劝道:“爹,如今世道不同了,朝廷开办的天衣阁,无论是价格、或者质量、还是服务,我们徐氏衣行都比不过。”
“如果不想亲眼目睹家道中落,唯有改变!”
“我们不能再继续走过去的老路了,棉布生意,是时候割舍。”
徐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棉布,是徐氏的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抛弃!”
华亭徐氏的先祖,最初只是一个种棉花的,后来越做越大,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世家。
“爹,或许我们可以进军丝绸行业。”
“???”徐瑞更是无语,他觉得自己儿子太过天真了。
“丝绸行业,苏州盛氏垄断了整个大明90的市场,你觉得,我们能比得过他们?”
徐行止快要崩溃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爹,你到底要怎样?”
“我们可不比隔壁的松江顾氏,人家除了做棉布生意,还将刺绣商业化,早已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可是我们华亭徐氏呢?一旦棉布生意倒台,就再也无法翻身。”
徐行止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棉布生意比不过,那家族就另辟蹊径,他觉得天市坊的“购、吃、游、娱”一体化的商业模式,非常有前途。
完全可以将其模仿过来,在各地开设类似的坊市。
如今家族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再不寻求改变,就真的没救了。
在商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是赢家。
徐行止最害怕的是,其他江南财团会比华亭徐氏更快跟进。
一座城,最多只能容纳下两个“坊”。
一旦比他人慢一步,连汤都没得喝。
尽管儿子说了一大堆,徐瑞依旧满脸不屑,他冷哼道:“我觉得你,是不是最近去天市坊沉迷堕落了?”
“老夫吃过的米,比你吃过的盐还要多!”
“你爹我在商界摸滚打爬多年,不比你更有理解?”
“别说了,此事就罢。”
“还有,从明日起,未经我的允许,不得再出门鬼混!”
“整天跟着一群纨绔子弟,有什么前途?”
“华亭徐氏,不养闲人!”
徐行止,被关禁闭了,再也看不到心心念念的《天听录》。
天衣阁的成功,自然引起江南势力的关注。
除了华亭徐氏,其他家族都不是单一产业。
比如说松江顾氏,棉布生意仅仅是一部分,他们的核心重点,在于刺绣。
在正统时期,他们家的刺绣就已经小有名气。
真正名声在外的,还得追溯到嘉靖时期,由顾汇海之妾缪氏所创,也是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刺绣艺术流派。
顾绣,利用针法和优秀的色彩运用,巧夺天工,完美的将画作融入其中,所以又称之为“画绣”。
就如同将古画,在棉布丝绸上绘制出来。
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如果顾氏没有底蕴,他们也很难有后面的辉煌。
+++++++++++
正因如此,松江顾氏对天衣阁,并不看重。
在他们看来,自家卖得最好的产品,是棉布+刺绣,并非纯色的棉布衣物。
天衣阁的衣服卖得再廉价,能威胁得到自己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松江顾氏一直以来,都是以刺绣为卖点,赚取的加工费用。
顾氏家主和陆氏家主,坐在松江府天味阁的酒肆里,俯视着不远处天衣阁的人来人往。
“(陆)旭尧,怎么看起来,你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哈哈哈,我为什么要担心呢?朝廷经商,对你我两家而言,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哦?为何?”顾煜抿了一口酒,轻笑着看对方。
“你想想,自古至今,从来都是‘士农工商’的规矩,别看你我富甲一方,实则地位连一名九品芝麻官都比不过。”
“而现在,朝廷经营商铺,皇帝会不会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主动降低商税?皇帝会不会刻意拔高商贾地位?皇帝会不会维护如今糟糕的商业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