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03章 王政兴再次来访(四)【1 / 1】

一零零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政兴并未否定杨九狼的说法,而是转而问道:

“那依杨族长所见,这百废待兴的边荒县,该如何着手,方能尽快恢复元气,让百姓得以安生?”

杨九狼没有立刻回答,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肴,似乎在整理思路,他知道王政兴最关心的是什么——稳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而稳定的根基,永远是农业。

“大人,草民以为,无论何时,‘农’乃国之本,不可动摇。”

杨九狼首先表明立场,迎合了王政兴以及这个时代主流的价值观。

这让王政兴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一些。

“故而,这第一条,便是要‘固本’。”杨九狼伸出一根手指:

“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农桑。其一,是兴修水利。这次水灾,毁了不少沟渠堤坝,若不及时修复,灌溉便成了大问题。”

“其二,是改良农具。”杨九狼继续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百姓耕作,多赖祖辈传下的老旧器具,效率低下。

若是能推广些更省力、更高效的农具,提高播种、收割的效率,同样的田地,同样的劳力,产出或许就能多上几分。”

他这话,隐晦地指向了自家作坊的技术潜力。

王政兴听得连连点头,这些都是正统的富民强农之策,虽然不算新奇,但确实是眼下最该做的:

“嗯,兴修水利,改良农具,此乃正理。”

“其三,”杨九狼话锋稍转:

“便是设法寻觅、培育高产的粮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粮。咱们边荒县地处偏僻,或许山林之中,就藏着些耐旱、耐涝或是产量惊人的好种子。

官府要设立相关曹司,比如农经院,进行选种、育种,一旦有所得,便大力推广。长此以往,才能保证粮食高产。”

“其四,”杨九狼看了王政兴一眼,语气放缓:

“在保证口粮足够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因地制宜,鼓励百姓种植些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比如某些药材、或是能用于纺织的麻类、染料作物等。

这些东西,或许不能直接填饱肚子,但都是手工业所需的原材料,能换回实打实的银钱,让百姓手里有余钱去购买其他所需,也能促进地方的货物往来。”

王政兴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

在这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才是根本,种植经济作物,会不会占用和挤压粮食的空间?

但他没有立刻反驳,示意杨九狼继续。

“大人,这第一条‘固本’之策,说到底,是让百姓有饭吃,有地种,心能安下来。”说到这里,杨九狼先来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嗯,杨族长所言甚是。”王政兴表示赞同,“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几条,本官会着重考虑。”

杨九狼先用第一条与王政兴达成了共识,这才继续说道:“这第二条,草民称之为‘通脉’。”

“通脉?”王政兴饶有兴致地重复道。

“正是。”杨九狼点头:

“大人请想,咱们边荒县地处偏远,山多路险。村与村之间,乡与镇之间,往来多有不便。货物运不出去,外面的东西也运不进来。

就算有好东西,也卖不上价钱;就算需要什么,也得花大价钱。这就像人的血脉不通,气血淤滞,如何能强健?”

“所以,这第二步,便是要大搞基建,修桥铺路。”杨九狼语气加重:

“将县内主要的道路修缮平整,遇水架桥,逢山开道。如此一来,不仅方便百姓往来,更能促进货物流通,降低运送成本。

还能吸纳大量劳力,百姓做了工,得了工钱,再去买粮买物,这钱不就转起来了吗?”

王政兴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

杨九狼这番话,将农业、手工业、基础营造巧妙地串联了起来。

修水利、改农具需要铁器;修路铺桥、建堤坝需要砖瓦木料;

而这些营造工程本身又能提供就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看似分开的几件事,实则环环相扣,互为支撑。

“你这思路倒是颇为周全。”王政兴缓缓点头,语气中已带上了明显的赞赏:

“将农、工、营造三者结合,互为助力确实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起来,直指现实:

“想法虽好,然则,不管是兴修水利,还是铺路架桥,皆需大量砖石和木料。眼下府库吃紧,市面上这些物料亦是奇货可居,价格高昂。

难不成杨族长是在暗示本官,要效仿你们杨家西村,也去大兴砖瓦窑,大肆伐木不成?”

不管是兴修水利,还是大搞基建,都需要大量的建材,这正好与杨九狼现在的诸多作坊相符合。

他看似在给王政兴提建议,实则是在为自己的作坊寻求下一步的发展。

“大人,要不这样。”杨九狼终于露出狐狸尾巴,“若是你信得过草民,这些建材我可以生产。”

闻言,王政兴看着杨九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年轻人,真是滴水不漏,步步为营。

明明是他想扩大生产规模,却被对方一番话,说成了是官府求着他扩大生产,还得为他扫清障碍。

“杨族长,你若是能生产出足够的砖瓦和木材”王政兴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本官可以给你一道许可文书,准许你在边荒县扩大砖窑、伐木场及,其他相关作坊的规模。不过——”

他话锋微微一转,“所产出的诸般物料,需优先、且专供给官府的营造工程使用。这点,你可明白?至于你我之间的合作,一切照旧。”

一切照旧?

杨九狼瞬间了然,这“照旧”二字,指的自然是上次贩卖木材给县令夫人娘家的那桩买卖:

按市面价格的七成结算,专供给县令大人指定的“渠道”。

这无异于用三成的纯利,去换取一张能在边荒县大展拳脚的官方“通行令牌”,外加一层官府的“保护色”。

细算下来,在这人治大于法治、处处讲究门路背景的年月,没有比这更稳妥的买卖了。

“多谢大人体恤,草民晓得了。”杨九狼毫不犹豫就答应:

“请大人放心,草民定当竭尽全力,督办好各处作坊,绝不耽误官府营造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