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从未接触过此类书籍的读书人而言,无异于一本天书。
理科需要逻辑与分析,文科需要领悟与感性。
过去的科举,或许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机械式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
而现在,鹘仑吞枣的学习方法行不通了。
突然的转变,让许多读书人无所适从。
他们不理解,为何要突然改革科举?原来的模式不好吗?
自从改革科举的告示出台后,后续每一天的早朝上,都会有大臣上谏,请求恢复旧制。
朱祁钰原本选择无视他们,直接跳过话题。
可现在,朝堂上的反对声音渐盛,而这群文官集团,他们代表的是民意。
所谓的民意,并非天下之民意,是他们背后之人的民意。
朱祁钰听着朝堂上一个个大臣的窃窃私语,脸色瞬间冰冷。
他意识到,如果此次风波不除,舆论只会愈演愈烈。
“好了,既然你们都说,此番科举改革误国,朕倒想知道,哪里误了?”
有大臣立即上谏:“君父,臣以为,奇技淫巧终非大计,唯有读书才能治国安邦。”
朱祁钰听笑了,他缓缓从龙陛走下,来到那位大臣的身边。
对方不敢直视圣颜,忐忑的低头跪拜。
朱祁钰环顾四周,淡淡问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群臣不语,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拱火。
沉默,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万一说错了什么话,依照景泰帝的习惯,免不了治罪。
“抬头,望着朕!”
“方才你的意思是,新科举所考内容,皆是奇技淫巧?”
“是,也不是?”
都到这个地步了,为背后之人争取权益,那名大臣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
“哈哈哈。”朱祁钰大笑,爽朗的笑声在奉天殿里回荡着。
“《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朕问你,若器为小道,文王何以演八卦而测天机?孔子何以韦编三绝而究物理?”
“礼、乐、射、御、书、数,皆君子之艺。”
“按你的说法,术学非学?《周髀算经》亦非圣贤所传?”
你们一个个文臣,不是整天把圣贤的“之乎者也”挂在嘴边吗?
朕如今就引圣人之言,打破你们狭隘的认知!
眼看着那名大臣无从反驳,就快要落入下风时,又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对峙。
“君父圣明,然朱子有云:‘天下之理,一而已矣。惟其本末一贯,故君子务本。’”
“匠器之术,纵有小利,终为末节。若举国重术轻道,犹种树者不固其根,而终日修剪枝叶,岂能久乎?”
朱祁钰眼神微变,看来这群人是死了心想要维护江南科举在朝中的垄断地位。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