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2章 火塘余烬【1 / 2】

梦幻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县医院走廊的荧光灯管嗡嗡作响,在龙安心眼前投下惨白的光晕。他盯着审讯室斑驳的墙壁,上面留着几道可疑的褐色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手腕上的铐子磨破了皮,渗出的血珠在铁栏杆上留下暗红色的印记。

\"姓名?\"对面的警察第三次问道,圆珠笔不耐烦地敲打着记录本。

\"龙安心。\"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要求见律师。\"

警察冷笑一声,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照片推过来。照片上是务婆的歌本残页,上面奇怪的符号被人用红笔圈了出来。

\"这些是什么?\"警察的指甲戳在照片上,\"密码?邪教符号?\"

龙安心盯着那些被红圈污损的符号——那是务婆记录的\"苗文\",是老人毕生守护的秘密。现在它们躺在警方的证物袋里,像被拔了羽毛的鸟。

\"是刺绣纹样。\"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像晒干的玉米壳,\"非物质文化遗产。\"

警察突然拍桌而起,震翻了桌上的搪瓷缸。茶水泼在案卷上,晕开一片褐色的污渍。

\"放老实点!\"他俯身逼近,龙安心闻到他嘴里浓重的烟臭味,\"林氏集团已经鉴定过了,这些是他们注册的商标图案!\"

龙安心胃部一阵绞痛。果然如此——林妍和那个包工头不仅剽窃了产品,现在连务婆的歌本都要抢走。

\"我要见非遗中心的小王。\"他抬起头,\"她能证明这些符号的来历。\"

警察的表情微妙地变了。他慢慢坐回椅子,从抽屉里取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部碎屏手机,壳上贴着大学图书馆的标签。

\"王雯昨晚遭遇车祸。\"警察的声音突然轻得像羽毛,\"昏迷前一直喊着你的名字。\"

龙安心浑身血液凝固。那不是车祸,就像阿吉伯的死不是意外。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

拘留所的夜晚长得没有尽头。龙安心蜷缩在水泥床上,听着隔壁犯人梦魇中的呻吟。月光从铁窗斜射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苍白的格子,像务婆歌本上的田字格。

\"龙安心!\"狱警的皮鞋声在走廊尽头响起,\"有人保释你!\"

会见室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等视线恢复,他看见吴晓梅坐在长桌对面,脸色比医院的墙还白。她身边站着个穿西装的男人——是陈默,他大学同学,现在在州里当律师。

\"他们起诉你什么罪名?\"陈默单刀直入,公文包摊开在桌上,露出里面厚厚的文件。

\"文化盗窃?商业诈骗?\"龙安心苦笑,\"取决于林妍今天心情如何。\"

吴晓梅突然咳嗽起来,手帕上绽开一朵刺目的红花。陈默皱眉递过一份病历:\"县医院诊断是肺结核,但晓梅不肯住院。\"

龙安心看向妻子。她今天穿了件高领苗衣,遮住了锁骨下的淤青——那是昨晚警察推搡时留下的。她的眼睛却亮得吓人,从衣袋里摸出个东西推过来。

是小王塞进药袋的那个文件夹。

\"看看这个。\"陈默压低声音,\"我从档案馆调出来的。\"

文件扉页上盖着\"机密\"红章,日期是1983年。龙安心翻开内页,呼吸顿时凝滞——这是一份\"民族文化遗产调查表\",上面清晰地绘制着七个与务婆歌本上一模一样的符号,标注为\"湘西苗族原始文字\"。

\"阿吉伯当年参与过这次调查。\"陈默指着签名栏里模糊的指印,\"他偷藏了副本,就是为今天。\"

龙安心手指发抖。三十年前就有人系统记录过这些符号,林氏集团所谓的\"原创商标\"根本是谎言!

\"还不够。\"陈默叹气,\"需要更早的实物证据,最好是——\"

\"这个行吗?\"吴晓梅突然开口,从腰间解下个银质吊坠。坠子打开,里面是片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个鱼骨状的符号,旁边用繁体字注着\"乾隆四十二年,苗酋献图\"。

陈默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国家一级文物级别的证据!哪来的?\"

\"务婆的嫁妆。\"吴晓梅轻声说,\"她让我贴身带着,说能辟邪。\"

龙安心突然明白老人早就预料到这一天。她让吴晓梅带着证物,让阿吉伯守着钥匙,让小王备份文件——这是场跨越三十年的布局。

---

第二天清晨的县档案馆像个沉睡的巨人。龙安心跟着陈默穿过幽深的走廊,黄铜钥匙在掌心发烫。阿吉伯用命换来的这把钥匙,能打开哪个房间?

\"就是这里。\"陈默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门牌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特殊文献室。\"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龙安心听见里面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陈默猛地推开门——一个穿保洁服的男人正蹲在文件堆前,手里拿着打火机。

\"住手!\"陈默扑上去,但那人灵活地闪开,点燃的文件像火蝴蝶般四散飞舞。龙安心抓起灭火器冲过去,泡沫喷溅在珍贵的档案上,却救不回已经烧焦的边角。

保洁工趁机窜向消防通道。龙安心只来得及看清他右手缺了根食指——和那个包工头王勇一模一样。

\"快找!\"陈默跪在灰烬中翻找,\"1983年那份原始记录!\"

龙安心在烟雾中咳嗽着,目光扫过狼藉的架子。突然,他在角落发现个铁皮箱,锁眼周围有新鲜划痕——有人试图撬开它。

钥匙插进去,严丝合缝。箱子里只有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用毛笔写着《苗疆风物志》,落款是1951年。翻开内页,夹着张发黄的照片:一群穿中山装的干部围坐在火塘边,中间是个穿苗服的老者,正在往木牌上刻符号。

照片背面写着:\"湘西土改工作队与歌师吴老九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合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