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1章 煤炭的用途【1 / 1】

小陈不是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日后,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凝霜。

雕梁画栋间,烛光摇曳,将群臣的身影拉长,投在光洁的金砖之上。

萧淮景身着明黄龙袍,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上,深邃的目光仿若寒星,缓缓扫过下方那一排排神色各异的群臣。

片刻后,他抬手,展开那份加急奏章,随着目光的移动,上面“此矿石燃烧时火力强劲,远超木炭,用于冶炼可使铁器质地更坚,亦可用于烧制砖瓦、煮盐”的字样映入眼帘。

刹那间,他猛地站起身来,宽大的龙袍顺势扫过御案,案上的奏章也被带走,如一片秋叶,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诸位爱卿,都看看这奏报!”

萧淮景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俯身拾起奏章,用力扬了扬,高声道。

“大昭竟藏着如此至宝!若能善加利用,我朝冶炼之术定能更上一层楼,国库赋税亦能大幅增长,大昭之昌盛,指日可待啊!”

文渊阁大学士周文远,身形清瘦,神色沉稳,闻言上前一步,双手高高拱起,朗声道。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实乃我大昭之福。然开采煤矿,绝非易事,需征调大量人力物力,后续的运输、分配等诸多事宜,亦是繁杂棘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容臣等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

“哼!”镇国将军赵雄,生得虎背熊腰,本就武将出身,性子直爽鲁莽,此刻听闻此言,满脸不屑,粗声粗气地嚷嚷道。

“有何可犹豫的?陛下,臣请命,即刻率领精锐之师,奔赴矿区,谁敢阻拦,格杀勿论!有了这神奇的矿石,我大昭锻造的兵器定能更加锋利,边疆战事,定能大获全胜,扬我大昭国威!”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钱明远,平日里掌管着国家钱粮,心思细腻缜密,此时却眉头紧锁,满脸忧虑,上前躬身说道。

“陛下,开采煤矿,必然会征用周边土地,影响百姓生计。若处理稍有不当,民心不稳,恐生民变。再者,臣听闻这煤矿燃烧时,黑烟滚滚,遮天蔽日,长此以往,对周边环境不知会造成何种危害,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文臣武将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认为应速战速决,抢占先机。

有的则主张谨慎行事,周全考量。

萧淮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吵作一团的大臣,眉头越皱越紧,片刻后,他猛地抬手,重重一挥,示意众人安静,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此事关乎大昭国运,朕意已决。工部即刻着手筹备开采之事,户部速速调拨银两,以供所需;兵部派兵护矿,确保万无一失。至于其他事宜,容后再议!”

说罢,他猛地起身,袍袖一拂,大步离开朝堂。

只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日子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朝中诸位臣子的心思也开始慢慢活络,不像以前一样团结。

解决完生死存亡的危机,那接下来免不了要为个人利益所争斗。

萧淮景深知他们心里在打什么样的算盘,但煤矿开采一事,他也不会让步!

开采煤矿的告示发了下去,各个县衙的差役踩着梯子,将一张黄底红字的告示牢牢贴在县城最热闹的集市口。

墨迹未干的告示上,“招募挖煤工人,共兴国运”几个大字在朝阳下格外醒目。

下方详细写着每日工钱、食宿保障,还有“凡参与开采者,皆为大昭功臣”的承诺。

“这黑石头真能让咱大昭变天?”

卖豆腐的刘老汉踮着脚,围裙上还沾着豆渣,眯着眼辨认告示上的字。

他身旁围着七八个摊贩,菜筐歪斜也顾不上扶,“我听苍岭村来的货郎说,那矿脉跟黑绸带似的绕着山,烧起来比柴火猛十倍!”

话音未落,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二十岁出头的青年陈虎拨开众人,粗布短打的衣襟还沾着晨露:“俺报名!陛下给咱们免了税,如今国家要用煤,俺有力气,不能光拿好处不做事!”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却又带着几分赞同。

“算俺一个!”

铁匠铺的学徒阿福挤到前排,胳膊上还留着新烫的铁疤。

“俺师父说了,这煤能炼出更好的铁器,以后边疆将士的刀枪就更锋利!”

他的话让周围人纷纷点头,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撸起袖子,争着往衙役手里塞写着名字的布条。

街角茶馆里,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列位看官!想当年大禹治水,万民相助;如今开采煤矿,正是我等百姓报国之时!”

这话像火苗掉进干草堆,原本还犹豫的几个老匠人也起身离座,往告示方向走去。

日头过午,告示下方已密密麻麻按满了红手印。县丞擦着额头的汗,看着摞起来半人高的登记簿。

人员都召集齐全了。

仅仅只过了小半个月,往昔静谧祥和的苍岭村已全然不见踪影。

漫山遍野皆是忙碌奔波的矿工,他们身着粗布麻衣,在烈日与繁星之下往来穿梭。

开采作业的声响,叮叮当当,仿若一曲永不停歇的嘈杂乐章,昼夜交替间亦未止息。

然而,伴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诸多棘手难题如潮水般接踵而至。

矿井深处,地下水仿若找到了宣泄口,源源不断地渗出。

起初,只是石缝间沁出细密水珠,随后便汇聚成涓涓细流,沿着坑洼的地面肆意流淌,最终致使井下常年积水。

湿气浓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了一团潮湿的棉絮。

许多矿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身体恐怕会被侵蚀,容易患上了各种恶疾,对百姓们的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运送煤炭的道路更是让人心焦,蜿蜒曲折,布满了坑洼与巨石,好似一条狰狞的巨兽横亘在矿区与外界之间。

运输车辆在这样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时常因颠簸而损坏,车轴断裂、车轮破损之事屡见不鲜,运输效率因此大打折扣,大量的煤炭积压在矿区,无法及时运往各地。

更为严峻的是,周边一些山匪对煤矿丰厚的利益垂涎三尺,眼红不已,时不时便派遣人手前来骚扰。

他们或是趁夜突袭,试图抢夺煤炭,或是在道路上设伏,阻碍运输。

护矿士兵们肩负重任,与这些心怀不轨之人冲突不断,时常发生激烈的争斗,矿区内外弥漫着紧张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