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0章 开采煤炭【1 / 1】

小陈不是小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还未亮透,大昭西北边陲的苍岭村便被一声巨大的声响打破了寂静。

猎户陈阿柱背着弓箭往深山走去,昨夜他设下的陷阱还等着查看。

脚下的碎石突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陈阿柱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低头一看,原本褐色的泥土中竟渗出漆黑如墨的块状物,在晨露的浸润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是啥玩意儿?”

陈阿柱蹲下身,用猎刀撬起一块,沉甸甸的,触感粗糙,凑近闻还有股刺鼻的怪味。

他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东西,便将几块揣进怀里,打算带回村里问问见多识广的老族长。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苍岭村。

老族长家院子里挤满了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黑乎乎的东西看着就邪乎,莫不是妖怪的骨头?”

李婶攥着衣角,眼神惊恐,“上个月村西头的王老汉就是在那附近摔了一跤,到现在还下不了床!”

“你这妇道人家懂什么!”张铁匠涨红着脸反驳,抓起一块矿石在掌心掂量。

“我打了半辈子铁,从没见过这么沉的石头。说不定是老天爷赐下的宝贝,能炼出比精铁还好的东西!”

老族长拄着枣木拐杖,颤巍巍地走过来。

他布满皱纹的手摩挲着矿石,浑浊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年轻时跟着商队走过茶马古道,见过各种奇珍异宝,可这玩意儿……”

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依我看,咱们平头百姓弄不明白,还是得让官府定夺。”

于是,几个胆大的村民用木匣装着矿石,快马加鞭赶往县城。

县令王有德的书房里,师爷捧着泛黄的典籍翻得满头大汗:“大人,《金石录》和《地矿志》都查遍了,根本没有类似记载!”

王有德端坐在书房案几前,右手下意识地捏着颔下胡须,左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块神秘矿石,缓缓凑近摇曳的烛光,目光紧紧锁住矿石表面,反复端详,似要将其看穿。

矿石暗沉,却又泛着一抹幽光,仿佛藏着无尽秘密。

他伸出指腹,轻轻擦过矿石,只见指上瞬间留下一道清晰的黑色痕迹,书房角落临时堆放的十几块矿石,皆有孩童脑袋那般大小,静静排列着,透着几分诡异。

此刻,王有德的心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咚咚”直跳,胸腔内似有战鼓擂动。

兴奋如潮水般翻涌,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

若这真是前所未见的宝藏,一旦上报有功,说不定能借此平步青云,踏入朝堂中枢,从此飞黄腾达,家族荣耀也将更上一层楼。

可转瞬之间,一丝不安如阴霾般笼罩心头,他眉头紧锁,喃喃自语:“万一这是什么不祥之物,贸然上报,落得个谎报的罪名,那可就万劫不复了。不仅前程尽毁,还可能连累家人。”

这般想着,冷汗顺着他的后背簌簌往下淌,不多时,便浸透了身上那件官服,寒意丝丝袭来。

“立刻备马,本官要亲自去现场查看!”

王有德猛地起身,强压下内心的不安,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沉稳有力,可那微微发颤的尾音,还是泄露了他此刻的紧张。

他深知,这一去,脚下之路充满未知,或许将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

王有德带着衙役与几名懂些地矿知识的匠人,沿着崎岖山道抵达苍岭村。

尚未走近矿脉,一股浓烈的硫磺气息便扑面而来,呛得众人直咳嗽。

王有德用手帕捂住口鼻,踩着松动的碎石向前,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原本青翠的山体表面,竟裂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黑色缝隙,宛如大地被撕开的伤口,渗出浓稠的黑色“血液”。

“大人,您看!”

一名匠人突然指着脚下惊呼。

王有德低头,只见表层泥土被刨开处,露出平整如石板的黑色矿层,层层叠叠延伸向山体深处。

他颤抖着蹲下,拔出腰间佩刀狠狠凿下一块,矿层发出清脆的“当”声,断面光滑如镜,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至少有三丈厚!”匠人趴在地上,用麻绳丈量后声音发颤,“照这走向,整个山体恐怕……”

王有德踉跄着扶住身旁的老树,只觉天旋地转。

他望着漫山遍野的黑色矿脉,突然想起书房里那几块孩童脑袋大的矿石,此刻看来不过是沧海一粟。

王有德并未急着立刻拟写奏折。

他命人取来铁锅、木炭,又将新采的矿石砸碎,在空地上搭建起简易的炉灶。

“大人,您这是……”师爷满脸疑惑地看着忙前忙后的衙役们。

王有德目光灼灼,“若想让朝廷重视,光说这是宝藏可不够,得知道它究竟有何用。”

当炉火熊熊燃起,王有德将木炭与碎矿石一同投入。

起初,矿石只是在高温下微微发红,渐渐地,它竟开始融化,冒出滚滚黑烟,那烟中带着刺鼻的气味,熏得众人睁不开眼。

但随着燃烧,火焰变得更加炽烈,温度也远超以往单纯用木炭燃烧时的热度。

“铁!快把铁块放进去!”王有德大声喊道。

一块生铁被投入炉中,在这异常高温下,融化速度肉眼可见地加快。

几个时辰后,当铁水被倒出冷却,王有德发现,用矿石辅助冶炼出的铁器,质地竟比以往更加坚硬。

他激动地握着那块新出炉的铁器,对师爷说道:“此矿石燃烧时火力强劲,远超木炭,不仅可用于冶炼,若是推广开来,民间烧制砖瓦、煮盐等需火之处,皆可受益!这是能改变大昭民生与国力的至宝!”

暮色渐浓,山风裹着煤灰扑在他脸上,王有德却浑然不觉,跪在矿层上奋笔疾书。

王有德详细在奏折中详细记录了煤矿的储量,以及刚刚发现的燃烧特性与冶炼用途,还附上了用煤矿冶炼出的铁器。

砚台里的墨汁与矿粉混在一起,在宣纸上晕染出一片浓重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