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八十三章 苏远山得知形势严峻【1 / 1】

墨染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明月坐在院子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眉头紧锁。

“爹,你的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踏上战场?”她抬头看向苏远山,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脸上,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远山站在院子里,目光远眺着天际。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单薄,仿佛承载着难以言说的重担。“朝廷现在已经顶不住了,这天下怕是要变天。最近城里的米价一直在涨,商队也越来越少了。”

“那祖母和孙婆婆怎么办?她们还在县里卖东西。”苏明月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她的脚步声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她紧绷的心弦上。“要是突然打仗,县里封城,她们会被困在里面的。”

苏远山沉默片刻,走到女儿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我们可以请个掌柜的。”

“掌柜?”苏明月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父亲。

“对,让人帮我们在县里卖东西,我们只负责送货和查账。这样即便出事,也能及时撤离。”苏远山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现在形势不明,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苏明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可是昨天才让孙婆婆去帮忙,今天就”她的话没说完,但那份歉疚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先观察一个月。”苏远山打断她的话,“如果真有变故,生意一定会受影响。到时候我们再做打算。”

接下来的日子,苏远山把山上的事务全权交给女儿,自己则频繁往返于集市,打探消息。每次回来,都会趁着夜色,偷偷往山上运送粮食和物资。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发呆。

这一天,苏远山在西市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

那人有着金色的头发和碧绿的眼睛,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异域人物。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发红,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依稀能看出异域风情的纹样。

周围的百姓都躲得远远的,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苏远山走近一看,那人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种子,小布袋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布袋上都用蝇头小楷标注着名字,有些是他从未见过的文字。

“你手里拿的是哪些种子?”他蹲下身,好奇地问道。手指轻轻拨弄着那些布袋,感受着不同种子的形状和质地。

那北域人眼睛一亮,用着生涩的中原话解释:“这是包心菜,那边是葡萄,都是我们那边的特产。”他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口音,却透着一股诚恳。

苏远山的目光却被一堆混杂的种子吸引,他从中捏起一粒。阳光下,那粒种子泛着淡淡的光泽。“这是什么?”

北域人的表情有些尴尬,他搓了搓手,目光闪烁。“实不相瞒,这些是我在路上遇到战乱时,从地上匆忙捡起来的,连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苏远山心中一动,仔细翻找着,很快就在杂乱的种子中发现了熟悉的辣椒籽。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这可是难得的宝贝啊。

“这包种子,二两银子。”北域人开口道,声音里带着试探。

周围的摊贩们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摇头。有人小声嘀咕:“这外乡人真会狮子大开口。”

苏远山站起身,装作不耐烦的样子。“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种子,还要这么贵?我还不如去别处看看。”说着,他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北域人连忙叫住他,“价钱好商量!”

北域商人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眼神闪烁:“,这些种子都是我从北域千里迢迢带来的,保证是南宋没有的好东西。”

苏远山嘴角微扬,重新蹲了下来。这北域人明显是遇到了困境,急于脱手,他倒要看看能不能讨个便宜。

“这些种子,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种活。”苏远山摇头叹气,“万一是死种子,那不是白花钱吗?”

北域人急得直搓手:“我可以保证,这些种子都是新的!”

“新的又怎样?”苏远山继续说道,“你看这些种子都混在一起,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种出来的说不定是毒草呢。”

北域人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四下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大哥,您要是觉得贵,咱们可以商量。这些种子确实是好东西,只是我现在急需用钱”

苏远山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这样吧,五钱银子,你要是愿意就卖,不愿意我就走了。”

北域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成交。”

“这价钱就这么定了。”他停下手中的动作,语气平淡,“不过,你得把路上遇到的战事详细说说。”

北域商人如蒙大赦,连连点头,脸上的褶皱都舒展开来:“这位公子明鉴,小人一路走来,可真是九死一生啊!”

“慢慢说。”苏远山找了个矮凳坐下,示意商人继续。

掌柜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声音压低:“从北域出发时还好,可到了安州府”他说着,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那些流寇,简直不是人啊!整个商队死伤大半,要不是小人跑得快”

苏远山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朝廷军队和流寇在安州府交战,商队被卷入其中死伤惨重,这意味着战火已经烧到了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具体是在安州府哪里?”他追问道。

商人搓着手,回忆道:“就在安州府城外三十里的翠山镇,那里原本是个热闹的集市”

苏远山心中一沉,翠山镇距离他们这里不过两百里,若是快马加鞭,三天就能到达。他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二两五钱银子,把摊位上所有的种子都买下。这些北域独有的种子,平时想买都买不到,如今却因祸得福。

与此同时,张家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自从跟着种了第二轮大白菜赚了钱后,又接了苏家收集硝石的活计。虽然价钱比不上之前,但一天能赚十五文也是不错的收入。

“大哥,这驴车真的装不下了。”张家小儿子擦着脸上的汗水,望着堆得满满当当的车厢,有些发愁。

阳光毒辣,照得人睁不开眼。张巧叔抹了把脸上的灰,喘着粗气道:“你先把这车送去,我和你爹再多挖些。趁着天还亮着,多干点。”

他们把硝石运到青西村的山脚下,这是跟苏明月约定好的地方。虽然村里有人打听他们在忙活什么,但看到不过是些普通石头,也就失去了兴趣。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苏远山带着两个兄弟,悄悄把硝石运上山。山路崎岖,有些地方连牛车都过不去,只能用麻袋驮在牛背上,三人还得自己背着。

汗水浸透了衣衫,苏远山的背上火辣辣的疼。但他知道,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硝石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