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26章 张家蹭饭【1 / 1】

灵活的大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安带着小九离开孔府,寒风凛冽,吹得衣角猎猎作响,他望着灰暗的天空,一脸狡黠的笑意,这孔老头明哲保身,还不想这么快让孔家下场,但是这件事,可由不得你。

“小九,好些日子没去外祖父家里蹭饭了,今天咱们去外祖父家蹭蹭饭。” 徐安沉声道。

“奴婢去不太合适吧?”

徐安摆了摆手:“没什么不合适的,在我眼中,你也算我家人,既然你家中已经没什么人了,那我徐安,便是你家人,虽说这个时代有些成见不好改变,但我的意思,你应该明白。”

小九应了一声,安排马车转向另一条街道,心中生起涟漪,她一直都知道,徐安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她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也不限制她什么,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妹妹看待。

而她心中的想法,也从来没有开过口,她害怕,小九清楚自己的身份,若是开了口,便不能再徐安身边待着,如今这样,默默的陪着他,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已经很好了,从教坊司出来的她,比常人更明白知足两个字的意义。

而徐安也认为,年轻小姑娘,遇到一个救命之恩的人,难免有一时悸动,但时间总会给她一个正确答案,日子久了,总会有一个属于小九的真命天子出现,给她带来另一种人生。

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你以为和我认为这样的想法不期而过,最终成为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徐安不是道德标榜的圣人,也没有那么重的一夫一妻,人有七情六欲很正常,但他觉得这一世这么好的身份和背景,不管是现在或者将来,只要他开口,就会有无数女子心甘情愿的送上门来,着实没有必要在这个年纪就彻底成为欲望的奴隶。

在一座大院门前,徐安跟小九下了马车,他离京的时候,他的母亲张氏就给自己的父亲重新找了个宅子,离国公府也不算远,就三条街,让张立成和萍儿母女搬了过来,回京之后,徐安也偶尔来看看,带着萍儿出去吃喝玩乐。

门口的守卫见是徐安,连忙行礼放行。

徐安熟门熟路地走进内院,便看一身淡蓝色长裙披着狐裘的女子,一脸兴奋的向徐安跑来。

“安哥哥,你今日怎么来了,可是又带萍儿出去吃好吃的?”

徐安笑了笑,轻扶着萍儿的脑袋:“今日可不是带你出去玩儿的,今日我可是来蹭饭的,帮我给厨房说一声,中午弄点羊肉,大冬天也太冷了。”

满心欢喜的萍儿顿时收起了笑容:“啊。安哥哥不是带萍儿出去玩的啊。”

“冬天太冷了,改日再带你出去玩儿,今日找外祖父有些事,对了,外祖父在哪儿?”徐安耐心的哄着这个小姑娘。

“那好吧,安哥哥可别忘了,外祖父在书房呢。”

说完便无精打采的走了出去。

看着萍儿的身影,无奈的摇了摇头,不时还提醒道:“记得给厨房说,羊肉,不然不带你出去玩儿了。”

“安哥哥知道啦。”

徐安转过头来对着小九说道:“你到偏厅等我一下。”

小九点了点头,走向偏厅。

徐安来到书房前,书房门半掩着,透出暖黄的光,徐安叩了叩房门。

“外祖父,可以进来吗?” 徐安轻声说道。

“进来吧。” 屋内传来沉稳的声音。

徐安推开门,屋内布置简洁,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张立成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

“外祖父。” 徐安恭敬地行礼。

张立成放下古籍,目光落在徐安身上,眼中满是慈爱:“你小子怎么今日想起跑到老夫这里来了?”

徐安走到书桌前,将从自己和孔有德吃了个闭门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张立成。

“饭没蹭到,外孙就到外祖父这里蹭顿饭吃了。”

张立成听完,褶皱的脸上的布满了笑意。

“你小子啊,国公府不管你饭吃?”

徐安径直拿着茶壶,为张立成的茶杯倒上一杯热茶。

“管是管,只是早上说了几句大哥和二姐的小话,不巧被我爹听见了,按我爹那性子,怕是要坑我,大哥还好,二姐怕是又要拿我出出气,这不到外祖父家里来蹭顿饭嘛。”

张立成顿时开怀大笑,对于自家这几个后辈,再了解不过,典型的一物降一物。

“你这爹也真是的,后辈的事情他瞎掺和什么,都一把岁数的人了,一天到晚还跟个小孩儿似的,也不知道你娘当初看上他什么,这事儿回头我得说说他。”

徐安当即点了头,拍手称赞:“外祖父说的对,也不知道我娘当年看上他哪儿了,这么大人了还到处说人小话,是该管管。”

二人寒暄一阵,张立成端起桌上的热茶轻啄两口。

“这孔有德,向来谨慎,他拒你于门外,也是理所应当的,你小子,眼下除了朝中几个大臣,其他人对你都避之不及,自然不想跟你打交道。”

徐安自顾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外祖父你这话说的,把我搞得像个洪水猛兽似的,我哪有你说的那么恐怖。”

张立成放下茶盏。

“这和你洪水猛兽没什么关系,只是人家不愿意把身家性命压在你徐家头上,你做事有陛下和你爹兜着,背后还有张家,但别家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是那王天一,有那么厚的资本陪你去玩儿。”

“外祖父你这话不对,那小九跟着我这么久了,不也没事吗?”徐安焦急地说道。

张立成起身,缓缓踱步:“那女娃出身教坊司,本就一无所有,跟着你自然不怕,在这京都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出手对付一个小女娃,还要不要脸了?”

他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徐安,“说吧,今日来找老夫有什么事?”

“外祖父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就不能单纯是想你了,来看看你,就非得有事才能来找您,你不能怀疑外孙对你的孝心啊。”

张立成意味深长的说道:“老夫从来不怀疑你的孝心,但是老夫记得前日才带着萍儿去你家里吃过饭,这才三日不到,你又想老夫了,那你去江南大半年,老夫收到的都是你舅舅的信,你小子可是半个字也没带给老夫。”

徐安挠了挠头,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倒不是徐安心里没有家人,只是他这灵魂在后世的时候天天用手机电脑用习惯了,写信这种事,他至少快二十年没有写过了,来到这个时代,还是没有习惯用书信来表达自己情感。

随即一脸歉意道:“外祖父,这是外孙的不是,实不相瞒,外孙确实不太习惯写信这种事。”

张立成摆了摆手,笑道:“老夫知道,也没怪你,你连你爹娘的信都不写,更何况老夫了。老夫要告诉你的是,你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给家里报个平安。”

徐安一脸郑重的回应道:“谨遵外祖父教导,外孙明白,将来不管去哪里,都会给家人报个平安。”

“说吧,你来找老夫什么事?”

徐安把今天早上送别吴王的事情如实的告诉张立成,虽然徐镇交代他这件事不要告诉其他人,但是张立成不一样,因为江南那边的事情,如今的张家和徐家,就算想割也不可能割得开了,光是徐安在江南为张家带来那么多的财富和先机,就不是几句话能分割开的。

最重要的是徐安把所有的后路和底牌都留在了江南,就算未来要有所应对,那也要从江南开始,这也是绕不过张家的,所以藏着掖着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会让一家人心生嫌隙,说不定这位外祖父,还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张立成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那纸条上写了什么?”

徐安挺直身子,目光炯炯:“那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当心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