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68章 选择困难症是真滴难啊!【3 / 4】

武剑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晚的节目要求,随自己发挥。

上面给出的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泛了。

在节目的形式,设计,安排上,完全没有任何的指手画脚。

唯一的要求就只有一点。

【要有中国文化的元素】

也就是说,依然可以如《将军》那般,音乐形式上自由起来,但内容里可以带入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

不过,虽然没过多的要求

但李少杰还是觉得,想要好好的搞一搞中国风。

是的,是中国风的流行。

现如今,看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可以说是走入到了一个极端。

甚至于很多人以为,中国风=古风,古风就=中国风。

一度有人还拿出了什么古风歌曲公式,什么中国风歌曲公式。

三古三新。

扯犊子。

这种说法甚至在学术论文里都不少见。

当然,大多都是本科论文。

硕士往上一般很少有人提这个词,因为比较丢脸。

甚至于本科论文中对其否定的都不少

三古三新,无疑是“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也正是这浅薄,片面,并且傻b脑残的说法。

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想象力扼杀了一半,萎缩成了似是而非的“古风”。

因为,中国风,不是一种外在形式。

是一种区别于西方,中国独有的内在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音乐,从古至今,从来都是重意不重形。

无论是从创作手法,演唱方法,还是歌曲的内涵,都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搞艺术的人不是做题家,思维被框死了就很难逃脱。

中国风一定要歌词搞古辞赋吗?显然不是。

大白话完全可以。

一定要有古文化吗?也不是,因为中国风是整个中国,整个民族的流行音乐风格,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古代文化。

至于古旋律,更是搞笑。

你tm是挖出了古人录音机是吧。

旋律这玩意,不还是通过古谱所推导的?

学术上严谨来说,只能说尽可能还原罢了,更何况,现代更加成熟的旋律在表达民族文化的方面,能够有更大的施展拳脚的空间。

就算不借助传统的民间调式,不使用五声音阶,也不代表做不出中国风。

就好像现在的古风圈子里,不吊个嗓子装几下所谓的“戏腔”就没人吹了一样,怎么的?谁规定的中国风一定要戏腔了?

别说三古三新,我tm直接六新七新八九新。

也完全可以是中国风。

而这个所谓的“三古三新”,实际上,指的单纯只是“民族风”的音乐,甚至没有强调是更为自由的流行。

却被人想当然的拿出来理解成“中国风”。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那些传统的民族音乐,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有新的改变,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下,注入新鲜的血液。

可不是说什么“中国风的流行音乐”要“三古三新”。

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在此次的创作中,李少杰最在意的地方,是另一点。

如何去表现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如何去展示中国风的独特美感,如何去表现出一种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意境。

不得不说,还真难住了李少杰。

并不是创作多难,而是压根找不到创作的切入口。

中华文化实在是太tm博大精深了。

全给列出来,一眼望过去,脑瓜子都得嗡嗡的。

民间走一走,到处都是可以写歌的东西。

但偏偏因此,不知道拿什么写更好。

就别说什么神话传说,符号图腾,哲学思想,宗教,服饰,文字,文学,历史,教育,建筑,经济,科技发明,饮食,医学,风俗,礼仪

单单特么的艺术上。

就有无数的分支。

好,把带曲儿的音乐舞蹈,礼乐乐器乱七八糟的全去掉。

手工艺从织造,翡翠,印章,剪纸,皮影,瓷器,刺绣可以水上两百字不重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