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到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普通人而言,社会安全带来的好处更加直接。犯罪率的降低,让人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一个安宁的环境,让无数家庭免于破碎。
文章最后总结,法治社会,应当成为共和国的标志。建设和完善法治,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好。
刘清明放下报纸。
他能感觉到,这篇文章是对省里之前所有铁腕举措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从舆论上进行盖棺定论。
他注意到,苏清璇的署名前缀,已经从“特约记者”变成了“特约撰稿人”。
他的女友虽然离开了记者岗位,但她的心,依然牵挂着这片土地,这支笔,也从未停下。
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发觉,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行业。
一张报纸刚看完,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预算科的张股长走了进来,脸上堆出一个夸张的惊讶表情。
“哎呀,刘乡长!”他快步上前,主动伸出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刚才一直在开会,怠慢你了。”
刘清明起身与他握手:“理解,领导们都忙。”
张股长回头瞪了一眼旁边的下属:“怎么回事?刘乡长来了,连杯水都没有?太不懂事了!”
“我们是来办事的,张股长太客气了。”刘清明说,“不知道事情……有结果了吗?”
张股长脸上立刻换上为难的神情:“这个事,局党委专门开了会研究。大家一致决定,云岭乡的情况比较特殊,还是先形成书面报告,向市领导请示。等市领导给了具体的指示,我们才好办。”
刘清明脸上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
“让各位领导费心了。”他说,“那我明天再来。”
张股长把他送到门口,状似无意地压低了声音:“刘乡长,其实你没必要天天来跑。有消息了,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乡里。”
刘清明也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乡里的几十个干部职工,还有学校的老师,都等着这笔钱发工资。钱拿不到,我这个乡长,没脸回去见他们啊。”
张股长的话锋一转:“那也没必要找记者嘛。你这样做,让局里的同志们怎么看?影响不好,容易激化矛盾。”
刘清明看着他:“张股长,你不会真的以为,那个记者是我找来的吧?”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如果真想那么做,就不会在记者面前,句句都说咱们局里的好话了。”
张股长一时语塞。
刘清明的话,合情合理。
“我知道刘乡长是个明白人。”张股长干咳一声,决定摊开说,“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哦?”刘清明做出感兴趣的样子,“愿闻其详。”
张股长凑近一步:“你们乡不是缺老师吗?市里也是好心,想帮你们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你们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图穷匕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