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4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 / 3】

喜欢摸鱼的九尾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距离末日爆发,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安合县全境光复。

三镇五乡,所有的幸存者都被统一集中到了几个经过加固的安置点。

以家庭为单位,住进统一分配的楼房,享受着统一供应的电力和净水。

以过去的乡镇府为核心,正式挂牌成立了“某某公社”。

白天在武装战士的保护下,走出安置点,抢收田地里最后的粮食。

夜晚,这里是全乡唯一有光的地方。

一支支从战斗预备役中选拔出来的战斗连,驻扎在各乡镇,负责周边区域的安全巡逻。

在国道和省道上,一座座由集装箱和沙袋构筑的永久性哨站拔地而起,死死钉在所有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上。

夜幕降临,哨站顶部的探照灯便会亮起,在几十米外的柏油路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光斑,时刻警惕着来自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而哨站班长身旁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其他哨站的例行通讯声。

“……二号哨位正常。”

“……三号哨位正常。”

无线电通讯网络将所有哨所和乡镇连接在一起,任何异动,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回县城的指挥中心。

“班长,你说……外面还有活人吗?”

一个年轻的士兵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班长灌了一口热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山间的寒意。

“肯定有。”他看着远方的黑暗,语气笃定,“咱们总指挥不是说了吗,广播站的信号一直在往外发,总会有人听到的。”

年轻士兵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就是不知道,听到的是人,还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班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管来的是啥,到了咱们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咱们,就是夏国在这片废土上,重新伸出去的拳头!”

县城,三号安置点。

小区里的路灯在夜晚会准时亮起,但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透出的都只有一盏低功率LED灯的微光。

双河水电站的发电量,对于一座决心重启工业的县城而言,终究是有些勉强。

一张《安合县战时电力管制条例》,被张贴在了每一个安置点的公告栏上。

条例用最直白的语言,规定了电力的分配次序。

第一优先级,绝对保障:医院、自来水厂、所有正在运转的工厂车间、黑山煤矿,以及指挥部与通讯站。

这些是文明的命脉,一秒钟都不能停。

第二优先级,轮流保障:粮食加工厂、冷库、以及各处防御设施的照明和警报系统。

第三优先级,有限供给:所有幸存者安置点。

条例明确规定,每户家庭,只允许拥有一盏不超过十五瓦的LED灯,以及一个严格限时供电的插座。

任何未经许可私接线路、使用电炉或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盗窃公共安全资源,惩罚是全社区的通报批评以及连续七日的无偿劳动。

此刻,小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正看着后勤部架起的老式放映机,幕布上放着的是一部叫《地道战》的电影。

大人们则围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循环播放的、字正腔圆的新闻联播和慷慨激昂的旧时代歌曲。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所有人都知道,安合县是一座孤岛。

兵工厂内。

老旧的机床在电力的驱动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张伟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手套,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杆刚刚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成的步枪。

崭新的枪身,泛着一层冰冷的金属光泽。

56式自动步枪,也叫56冲。

夏国军队曾经的制式装备,结构简单,皮实耐用,最适合眼下安合县的工业水平。

一名负责验枪的老兵接过步枪,拉动枪栓,子弹上膛,举枪,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