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流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析津府衙后院的暖阁里,炭火烘着辽地老参的苦香。白芷肩头敷着黑玉断续膏的纱布下,新肉正艰难地顶开焦痂。凌泉指尖捻着一枚用珊瑚金熔铸的“均田令”印鉴,印钮是一只踏碎狼头的耕牛,牛角上沾着刚摁在契书上的鲜红印泥。
雪停了,但风依旧像裹着冰碴的砂纸,刮过析津府残破的街巷。空气里那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被凛冽的寒气暂时压了下去,却渗入了每一道砖缝、每一寸冻土,变成一种阴魂不散的、令人作呕的背景气息。
府衙后院特意辟出的暖阁内,炭火在巨大的黄铜火盆里烧得正旺,发出噼啪的轻响,总算驱散了外面透骨的寒意。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带着泥土腥气和淡淡苦涩的药香——那是耶律南仙不知从哪个深山老林里寻来的辽国老参,正被小心地煨在紫砂药吊子里,为这肃杀之地添了一丝难得的暖意和生机。
白芷半倚在铺着厚厚狼皮褥子的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得近乎透明,嘴唇也缺乏血色,但那双清亮的眸子总算恢复了些许神采,不再像前几日那般灰败死寂。她左肩裹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下敷着一种色泽漆黑、质地如玉的奇特药膏——正是耶律南仙带来的辽国宫廷秘药“黑玉断续膏”。此刻,那药膏正散发着一种清凉微麻的气息,丝丝缕缕地渗入肌肤深处,对抗着箭毒残留的灼痛和阴寒。她微微侧头,看着榻边小几上那碗冒着热气的参汤,眼神有些复杂。
“感觉如何?”凌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不高,却打破了暖阁里略显凝滞的宁静。他换了身干净的深青色棉布直裰,洗去了脸上的血污和硝烟,但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冰寒,却如同刻进了骨子里。他手里端着一碟刚烤好的、散发着焦香的面饼,走到榻边。
“好多了,”白芷的声音还有些虚弱,带着大病初愈的沙哑,她努力扯出一个微笑,目光落在凌泉脸上,“这辽地的膏药……确实有些门道。清凉入骨,比咱们的‘金疮灵’少了那股子烧灼感。”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那位……耶律姑娘,她……”
“她懂医术,也懂人心。”凌泉将面饼放在小几上,拿起参汤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冷冽,“她找来的人,是当年伺候过辽国太后的老供奉,手里有些压箱底的方子。”他将勺子递到白芷唇边,动作有些生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喝了吧,补补元气。”
白芷顺从地喝了几口,温热的参汤带着浓郁的苦香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她看着凌泉低垂的眼睑,那长长的睫毛在炭火映照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他眼底深处翻涌的思绪。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道:“外面……怎么样了?那些辽国贵族……”
凌泉喂汤的动作微微一顿。他放下碗,拿起碟子里一块烤得焦黄的面饼,掰开,露出里面松软的内瓤,却没有吃。他的目光投向暖阁窗外,那里,风雪虽停,天空依旧阴沉得如同铅块。
“他们?”凌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析津府衙正堂。气氛与后院的暖阁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炭火,只有穿堂而过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冷意。巨大的厅堂里,几十个穿着各色皮裘、锦袍的辽国贵族——有须发皆白的老者,也有面色倨傲的中年人——被一群面无表情、按着刀柄的鬼翎卫“请”了进来。他们脸上混杂着惊惶、愤怒、屈辱,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凌泉端坐在原本属于辽国南京留守的虎皮交椅上,身上依旧是那件深青直裰,外面随意披了件玄色斗篷。他面前巨大的紫檀木案几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书,只放着一枚东西。
那是一枚刚刚铸成的印鉴。印钮是一只肌肉虬结、低头奋蹄、将一只狰狞狼头死死踏在脚下的青铜耕牛!牛身线条粗犷有力,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印鉴通体用一种奇特的、泛着暗红光泽的金属铸成——正是凌云从爪万里迢迢送来的珊瑚金熔炼而成!印面阴刻着四个遒劲有力、锋芒毕露的篆字——“析津均田”!
凌泉没有看那些神情各异的辽国贵族。他垂着眼睑,仿佛在欣赏案上那枚刚刚被匠人送来的、还带着炉温的印鉴。他用指腹缓缓摩挲着冰冷的青铜牛身,感受着那踏碎狼头的力量感。指尖最终停留在牛角尖锐的顶端,那里,还沾着一点未干的、鲜红刺目的印泥。
“诸位,”凌泉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冰珠砸落玉盘,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析津府,乃至整个南京道,战火方熄,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冻饿而死者,枕藉于道。”他的目光缓缓抬起,如同两道冰冷的探针,扫过堂下众人,“而诸位,坐拥良田千顷,牧场无垠,牛羊成群,仓廪充实。这……公平吗?”
堂下瞬间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只有寒风穿过厅堂缝隙的呜咽声。
一个穿着紫貂裘、面皮白净、保养得宜的中年贵族(耶律氏的旁支)忍不住踏前一步,脸上带着压抑的愤怒和屈辱:“凌帅!我等……我等世代居住于此,田产牧场,皆是祖宗所传!岂能……”
“祖宗?”凌泉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个冰冷到极致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一丝笑意,只有赤裸裸的嘲讽,“你们的祖宗,骑着马,挎着刀,从更北的苦寒之地杀过来,抢了汉人的地,占了汉人的城,奴役汉人、渤海人、奚人为你们耕种放牧!那时候,你们可曾问过那些被你们抢了‘祖宗基业’的人,公平吗?”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心上:“如今!辽国朝廷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为了耶律重元、耶律斜轸这些人的野心,把你们的子弟送上战场当炮灰!把你们的粮食、牛羊搜刮一空充作军资!让你们治下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冻死饿死如同草芥!而你们!”他猛地指向堂下那些锦衣玉食的贵族,指尖如同淬毒的矛尖,“你们躲在深宅大院,享受着民脂民膏!用百姓的血汗,养肥了你们自己!养肥了那些把你们子弟送上死路的辽国权贵!告诉我!这!又公平吗?!”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冰冷的鞭子,狠狠抽在堂下所有辽国贵族的脸上!他们脸色阵青阵白,有人愤怒地握紧了拳头,有人眼神闪烁,有人则露出深思和动摇的神色。凌泉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精准地剖开了他们一直不愿面对、或刻意忽视的疮疤——他们和底层牧民、农奴一样,同样是辽国上层权贵盘剥和牺牲的对象!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你们恨我凌泉,恨宋军,因为我们是征服者。”凌泉的声音低沉下来,却带着更强大的压迫感,“但真正让你们失去土地、失去牧场、甚至失去亲人的,是谁?是那些坐在上京皇宫里,用你们的血汗和性命,去填他们无底欲望的辽国皇帝和权贵!是他们!把你们推到了前线!是他们!榨干了你们最后一滴油水!而我们……”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只是砸碎了套在你们脖子上的枷锁!”
他猛地抓起案上那枚珊瑚金“均田令”印鉴!高高举起!青铜耕牛踏碎狼头的造型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暗红的光芒,充满了暴力的美感!
“今日!本帅颁行‘析津均田令’!”凌泉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所有无主荒地、辽国官田、以及被查抄的罪臣田产牧场,一律收归官有!按户分授析津府及南京道境内所有无地、少地之民!无论宋人、辽人、汉人、奚人、渤海人!一视同仁!授田之后,官府发给地契!三年免赋!只收田租三成!用于养军安民!”
他话音未落,堂下已是一片哗然!那些辽国贵族彻底懵了!分田?给那些贱民?还发地契?免赋三年?这简直是掘他们祖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