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流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延州城外的官道在暮色中像一条僵死的灰蛇,蜿蜒伸向远方。凌泉勒住马缰,眺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三个月了,自打离开汴梁,他和范仲淹一行走走停停,终于在这深秋时节抵达了西北边陲。
"哥,前面就是青涧寨了。"凌云催马上前,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咱们今晚能睡个暖和觉了!"
凌泉点点头,目光却落在路边一株枯树上——树身上钉着半截断箭,箭杆上缠着的红布条在风中飘荡,像一道未愈的伤口。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大人!"前方探路的亲兵疾驰而回,声音压得极低,"寨子里有炊烟,但...没看见守寨的兵丁。"
范仲淹眉头一皱,花白的胡须在秋风中微微颤动:"再探。"
凌泉下意识摸了摸马鞍旁的皮囊——里面装着他特制的磁石和几件精巧机关。自从离开汴梁,他就预感到这趟差事不会太平。吕夷简虽然明面上没再阻拦,但那位"随行督察"的赵宗实,一路上可没少给他们使绊子。
"泉哥儿,"范仲淹突然开口,"你那个"模块城"的图纸,可带在身上?"
凌泉拍了拍胸口:"贴身藏着。"
"好。"老人点点头,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待会儿若有不测..."
话音未落,寨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紧接着是杂乱的马蹄声和兵刃出鞘的铮鸣!
"敌袭!"亲兵大吼一声,"是西夏铁鹞子!"
凌泉浑身一紧。铁鹞子是西夏最精锐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铁甲,冲锋时如同移动的铁壁。他们怎么会出现在宋境腹地?
"保护范公!"凌泉一把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
远处寨门轰然倒塌,数十骑铁甲骑兵如潮水般涌出。他们的铠甲在落日余晖中泛着血红色的光,马面上的铁罩让战马看起来像狰狞的怪兽。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手持长矛,矛尖上挑着个血淋淋的东西——是个婴儿!
"畜生!"凌云怒吼一声,就要催马上前。
"别冲动!"凌泉死死拽住弟弟的马缰,"他们有重甲,硬拼是送死!"
范仲淹的亲兵已经结成了防御阵型,但区区二十余人,如何挡得住五十铁骑?
"往山上撤!"范仲淹当机立断,"利用地形!"
众人调转马头,向官道旁的山坡疾驰。铁鹞子紧追不舍,沉重的马蹄声如同催命的战鼓,震得人心头发颤。凌泉回头望去,追兵已不足百步!
"哥!用那个!"凌云大喊,指了指马鞍旁的皮囊。
凌泉猛然醒悟。他一把扯开皮囊,取出块拳头大的磁石——这是他在汴梁时特制的强磁石,表面缠着细密的铜线。又掏出个木制小盒,盒盖上刻着精细的星图。
"范公!"凌泉高喊,"请借指南车一用!"
范仲淹的亲兵中有一人背着个铜制圆盘,正是军中用的指南车。凌泉接过指南车,将磁石贴在底盘上,又从小盒里取出几枚细针,飞快地插在星图特定位置。
"云儿!"凌泉将改装好的指南车抛给弟弟,"待会儿听我号令,对准追兵!"
凌云手忙脚乱地接住,差点从马背上栽下去:"这玩意儿能退敌?"
"试试就知道了!"
山路越来越陡,众人的马匹开始气喘吁吁。铁鹞子虽然负重更大,但都是精挑细选的良驹,距离反而越来越近。凌泉已经能看清为首骑兵铁面罩下的眼睛——那是一双毫无人性的眼睛,冰冷得像毒蛇。
"就是现在!"凌泉大吼,"云儿!指南车!"
凌云猛地勒马转身,举起指南车对准追兵。凌泉则从皮囊中掏出最后一件器物——个铜制的圆筒,筒身刻着螺旋纹路。
"天地玄黄,"凌泉将铜筒对准磁石,喃喃自语,"磁极倒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