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蜗牛199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巴布亚解放阵线请来的帮手吗?”
望着宋提纳离去的背影,帕拉尼低声自语。
随后,他轻轻摇头,语气低沉却充满杀意:“不管你们是谁,这一回都别想活着离开!”
此刻,帕拉尼眼中寒光闪烁,杀机毕露。
就在同一天上午,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一场决定新几内亚岛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港岛中环,金融心脏地带。
一如往常,太古集团的股票在市场上频繁交易,成交量在整个恒生指数中遥遥领先。
这一切,是因为李兆纪、胡应星和郭得胜三人的疯狂扫货。
他们几乎不计成本地买入,使得太古银行的股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小幅上扬。
三人分别持有了4.7%、3.3%、3.1%的股份,合计接近11%。
再加上李半城手中的7.6%,四位地产大亨合计掌握的太古集团股份已经接近19%,联手后成为集团的第三大股东。
第一大股东依旧是太古背后的施怀雅家族,持有37%股份;第二大股东是汇丰银行,持有19%。
原本,依靠这55%的持股比例,英国人足以牢牢掌控太古洋行,但73年那场股灾中的一笔交易,改变了这一切。
为了应对股市风暴,四大洋行曾联手达成股权置换协议。
施怀雅家族用部分太古股份换持了会德丰的股票,而会德丰则可用手中九龙仓股份换取太古股份。
也正是因为这个协议,鲍玉刚当年在收购九龙仓时被英国人算计得惨,最后不得不让出大量利益给李半城,才得以成功上位。
而那些用于交换的太古股份,后来也落在了鲍玉刚手中,占股约5%。
这意味着,英国人如今能掌控的股权只剩下50%,一个看似稳固、实则危险的数字,也注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
正当外界以为今天又将是各方围绕太古继续角力的一天时,局势却悄然生变。
“黄世同,李先生交代了,按照计划行动。”
在中环一栋写字楼里,阿华对着眼前的黄世同等人笑着说道。
“好!”
黄世同毫不犹豫,立刻拨通电话,“阿敏,马上调动全部资金,全力做空昌江集团的股票。”
没错,这一次,李泽俊布局良久,真正要动的,其实并不是太古集团,而是李半城手下的昌江集团。
而与他对话的罗敏生,正是地主会在股市上的“白手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