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守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浅驼这边风沙大,冬季菜价高得惊人。我打算种些蔬菜,西瓜、甜瓜,另外还想试两种陈教授或许没见过的瓜果。”
陈亮眼神一凝,顿时来了兴趣:“是什么品种?”
“黑草莓、血瓜,还有黑色鸡心柿。”
莫天扬话音落下,陈亮瞳孔微微一缩。他虽在省农科院工作,却早已因卓越的农业研究成果被业内誉为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三十多年的植物研究生涯中,他培育过无数高产品种,却从未听说过什么黑草莓、黑色鸡心柿,至于“血瓜”,更是闻所未闻。
“天扬,如今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优质草莓品种层出不穷,但我确实从未听说有黑草莓或黑色鸡心柿——即便国外也未见报道。这些不会是转基因品种吧?你知道的,国内明令禁止转基因作物推广。另外你说的‘血瓜’,又是什么?”
莫天扬摇摇头,语气平静:“陈教授,这些都不是转基因。黑草莓和黑色鸡心柿是我前几年进青木山脉时偶然发现的野生种。血瓜倒是我们本地以前的老品种,小时候还吃过,只不过极难成活。今年我运气好,采到些种子,总算培育出来了。”
“有照片吗?”陈亮顿时目光灼灼,语气迫切。青木山脉他再熟悉不过——那是一片仍保留原始生态的秘境,正因为地势险峻、危机四伏,科研团队至今难以深入考察。也正因如此,他从关注青木村网络动态起,就格外留意常进山采集的莫天扬,相信他真可能带出什么稀有物种。
莫天扬拿出手机,调出相册里几张照片递过去。陈亮一看,顿时屏住了呼吸——
照片中,黑草莓果实乌亮莹润,似黑珍珠缀于绿叶间;血瓜瓜纹深红如血管蔓延,瓜形饱满奇特;黑色鸡心柿则个小色深,形如墨玉雕成的心形。每一张照片都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手指滑动,又看到不少其他未曾见过的植物影像,越看越是激动:“这些……都是你在青木山里拍的?”
见莫天扬点头,陈亮几乎脱口而出:“那能不能带我们进山考察?几十年前院里就组织过青木山脉考察项目,可因为太危险,折了几位同志在里面,后来就……”他说到这儿,声音低了下去,眼里却仍带着一线希望。
莫天扬苦笑了一下:“陈教授,您也见过我那几个朋友,他们求了我好久我都没答应。不是我推脱,就算有青狼在身边,进了山我也只能勉强自保。不瞒您说,我有好几次都差点没能出来。”
陈亮叹了口气,眼中难掩失望,却也理解地不再强求:“我明白,安全第一。那以后你若再进山,能不能多拍些照片?哪怕是常见的物种,对完善青木山生态资料也是极宝贵的。”
“没问题。这几天我就找人整地,正好也育了一批菜苗和瓜秧,到时候移栽过来。”
正说着,莫红兵从院外快步走来,朗声道:“天扬,青峰和青羽逮了只肥黄羊回来!中午炖羊肉咋样?”
“好,你们先收拾,我待会就来。”
等莫红兵走远,陈亮才回过神来,又惊又喜:“他刚说……青峰、青羽抓了只黄羊?”
“对,自从它们来了以后,隔三差五就和青狼一起带些野味回来。”
陈亮不禁笑起来,语气中满是期待:“那我们今天可真有口福了!”
温室顺利搭建起来。虽然用的是陈亮的研究资金,但对莫天扬而言,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他正好可以借此培育开春要用的秧苗。
因此,从莫天扬到胡标,每个人整理温室时都格外用心。就连颜若曦和刘思雨,也都忍着棚里农家肥的气味,专注地看着他们忙碌。
“天扬,秧苗已经冒头了。你这技术真让我大开眼界。”陈亮蹲在苗床边,语气里满是赞叹,“我搞农业三十多年,出苗速度这么快的,还是头一回见。”
他话音刚落,莫天扬的手机就震动起来。莫天扬略带歉意地朝陈亮点点头,掏出手机,看到屏幕上跳动的名字,不禁微微一怔。
是赵兴胜。
虽说人是他请来的,但自从王海龙他们回来之后,餐馆那边有事通常都是通过他们传话。这次赵兴胜直接来电,恐怕……
“胜哥,有事?”
“天扬,你得来县里一趟,餐馆这边出了点事。”
莫天扬心头一紧。自从小餐馆开业,他还从没操过心。徐志国、赵兴胜他们四个都不是普通人,一般小事根本不会找他。
“好,我马上过去。”
“你来租的那个院子,我在那儿等你。”
听到这话,莫天扬更加确定——餐馆遇到的麻烦,恐怕超出了他们四人的应对范围。
“宏利,谁有空送我一下?我得去趟县里。”
浅驼县,莫天扬租住的小院。
屋里烧得暖和,与外头十几度的气温形成鲜明对比。莫天推门进去时,赵兴胜正皱着眉坐在椅子上。
“天扬,你来了。”
“胜哥,出什么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