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岁月任风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大人所言极是!”
“臣等附议,请陛下圣裁!”
其他清流官员见状,也纷纷起身附和,统一口径,将最终决定权完全交还给皇帝。
如此一来,皮球又被踢回了赵真脚下。
但经过赵愈这番“和稀泥”却又暗含支持的处理,场内的对立气氛反而缓和了不少,至少给了皇帝一个可以顺势下坡的契机。
而一直跪在场地中央、冷眼旁观的吴承安,此刻心中已然一片清明。
通过这场因一杆枪而引发的朝堂激辩,他将如今大坤朝堂上三股主要势力的立场和博弈手段,看得清清楚楚:
以太师李崇义为首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善于利用礼法祖制和国家风险作为武器,阻挠变革,维护自身利益。
以御史大夫何高轩为首的改革派,锐意进取,支持皇帝,但有时略显激进,需要借势而为。
以光禄大夫赵愈为首的清流派,看似中立超然,实则精明谨慎,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平衡和润滑的作用,其态度虽不鲜明,但倾向性依然微妙地影响着局势。
而最终,能打破平衡、做出决断的,唯有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赵真。
现在,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皇帝。压力,也完全来到了皇帝这一边。
吴承安握紧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冰凉的触感让他保持冷静。
他知道,接下来皇帝的决定,不仅关乎他能否得到这杆神兵,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风向标。
皇帝是否能顶住保守派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意志?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皇帝赵真缓缓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赵真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经过光禄大夫赵愈那番“各打五十大板”又将最终决定权巧妙奉还的发言后,场内那剑拔弩张的气氛虽然稍有缓和,但紧张感却丝毫未减。
皇帝赵真面沉如水,手指依旧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深邃,仿佛在权衡着利弊得失。
他扫过下方垂首恭立的太师李崇义,又看了看一脸期待的何高轩。
最后将目光落在那杆散发着冰冷光泽的龙胆亮银枪,以及跪地持枪、神情坚毅的吴承安身上。
沉默了约莫十几息的时间,这短暂的沉默对于在场众人而言却仿佛无比漫长。
终于,赵真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一锤定音:
“太祖皇帝当年持此枪征战四方,开创基业,凭的便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若事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又何来我大坤今日之江山?”
他先是定下了基调,驳斥了保守派“风险论”的核心。
随即,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看向李崇义等人:“太师与诸位爱卿所虑,朕已知晓。”
“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幽州烽火连天,正值用人之际,岂可因区区潜在之风险,便寒了勇士之心,缚了猛将之手?”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充满了决断力:“朕意已决!此龙胆亮银枪,今日便赐予武状元吴承安!”
“望其能持此神兵,效仿太祖武勇,在幽州战场上奋勇杀敌,扬我国威,以战功来证明朕今日之决定,未有错谬!”
皇帝金口一开,便是最终裁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