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百八十六章 榜样的力量【2 / 3】

兰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宝根也是事后才知道,在北俄军突袭时,马建国是最后一个撤退回洞窟的——就为了拍几张北俄军突击的照片。

战后他第一时间杀到曾经的假营地,把那雪下刨出来的残肢碎片又拍了七八张——边吐边拍。

不过人家公民日报选的照片是另外三张,一是梅志强攀岩装雷管时对着镜头比大拇指、二是被炸毁后的悬崖模样、三是悬崖下被挖出来的北俄阻击排的群像照。

在第三版上还有两个指挥官的黑白照,其中一张正是宝根留在市团委的干部照片。

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谁让大家都把几年前差点饿死时的债全算在了北俄的头上。

东北和西边同时大捷!

东北这边的场面大,12辆T62啊,世界最强的坦克,还干死了三十多个坦克兵和三十多个北俄步兵,就是咱们自己牺牲的战士也不少。

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是西边知青们打的那一仗!

太特么有带感了!

人家知青队长怎么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看,说得多好!

公民日报这么一宣传,顿时在全国年轻人里掀起了风潮。

之前动员他们去边疆,那是一躲二傻三赖皮。

但苏约克河谷这个知青典型一出,当即激发了无数年轻人内心的英雄梦。

各知青点去报名的人一时人满为患。

而且这批知青出身都不错,大家还都傲气的申明——让我去建设兵团才行,距离苏绣越近越好,其他的地方不伺候!

这才1969年初,知青大规模动员刚开始,除了已经饱和的天山外,黑省、内蒙和甘省建设兵团都在嗷嗷待哺的要人。

短短半个月,报名去各建设兵团的知青暴涨十万。

而他们在日后回想起那天的莽撞决定都会暗暗感叹自己的幸运。

再迟上几个月,没有太硬的关系根本进不了兵团去当知青(国家职工),只能去当最苦最惨的插队知青。

......

张灯结彩,鞭炮不绝。

红旗招展,敲锣打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