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7章 论道【1 / 3】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盖殿中。

朱瞻基身边侍候的宫人都出了外间,殿中只有李显穆和他两个人。

“老师有话要和学生说?”

“如今先帝诸事都算是做完了,陛下对为皇之事也渐渐熟悉,臣今日在这里,是想要问问陛下,想要做个什么样的君王,又对自己未来的执政生涯有什么展望呢?”

朱瞻基闻言有些疑惑,“自然是做个明君。”

“明君很多,各有不同。

陛下是想要做汉文帝那样的明君呢?还是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呢?

是我朝太宗皇帝那样的明君呢?还是先帝那样的明君呢?”

李显穆笑着问道:“陛下是想要开疆拓土,还是注重文治民生。

是想要将如今大明的各项制度坚持下去,还是要改革为大明后世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制度。

是想要做些大而化之的贡献,譬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想要具体做一些千百年后都清清楚楚会被记住的事呢,譬如太宗皇帝迁都北平,譬如太祖皇帝重修长城万里。”

李显穆说的很是轻松,可朱瞻基的脸色已经凝重起来,这是从未有人提到过的事。

每一个皇帝都会被教育着做一个明君,可从来都没有人说过到底什么样才是明君,好像那些古来贤明的君王,各有不同。

“老师觉得哪种更好呢?还请老师教我。”

李显穆稍微挪动了下身子,舒缓下筋骨,而后淡淡道:“依我的看法,那就要看王朝当时的主要矛盾,明君便是能解决矛盾的人。

秦汉之交、隋唐之交,这种一个经历了长时间战乱,天下已然破败不堪的时期,人心思定,百姓渴望安定,国库空虚,国力疲弊,那自然就要休养生息,汉文帝为最上等。

待国库充盈,民间长久安定,而外部有威胁时,便要主动出击,击垮外部的威胁,以保护政权,汉武帝前期,经过文景之治,府库充盈,而匈奴威胁日渐强大,于是果断出击匈奴。

唐太宗时期,因为隋炀帝导致天下大乱,人口从五千万锐减至一千万,大片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国家疲弊不堪,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生产以及人口。

所以唐太宗主抓文治,尽量慎战、少战。

同时,唐初面对的外部威胁也非常大,唐太宗抓住极小的窗口期,一举解决外患,但他很是清醒,对外的战争是为了让国内有稳定的发展恢复环境,所以武功极盛的唐太宗并没有走上穷兵黩武,不断征讨的结局。

反面的例子便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后期,在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情况下,依旧遵循前道,于是有亡毁之祸。

所以,做事不能因循守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矛盾,而皇帝以及大臣,便有不同的职责。”

主要矛盾!

这四个字一出来,就让人觉得振聋发聩,而解决主要矛盾就能让天下大治,朱瞻基用这个理论略微一推算,便发现历史上很多事都有了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