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4章 谏言【3 / 4】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杀穿了这两条线,还有长江天险,南京可以说高枕无忧。”

众人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南京建都这么完美,为什么要迁都,你爹李祺和你李显穆,可都是铁杆的迁都派啊。

“那看来建都南京是最完美的,那为何还要迁都呢?”

“因为关键点位上的藩王都被建庶人废掉了,这防线已经垮掉了。”

现在帐中众人,只觉得李显穆是真有种,这都敢说,周王、齐王、鲁王、湘王等的确是被建文帝废掉的,可长城边上的塞王,辽王、谷王、宁王,都是当今陛下内迁的,因为担心弟弟们效仿他,再来一次靖难。

“防线垮掉,朕难道就不能重新布置吗?”

所有人都垂下了头,当作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自古哪里有藩王甘愿代代为天子守边的呢?当年的九大塞王,也唯有陛下,不辞劳苦。”

这下朱棣神情稍缓,当年九大塞王中,他的确是独一份的,所以后来朱元璋让他节制九大塞王。

“都于南京,不过偏安一隅,唯有主动出击,将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才是正理,这便是迁都的必要性。”

就连一向急智的杨荣,都不禁要为李显穆喝彩了,这都能完美的圆回来。

朱棣嘴角扯了扯,帐中气氛为之一松。

“微臣之意,乃是于京城以北,应该铺设至少两道防线才是,天子守国门纵然壮阔,可却难免不利于军事调度。

当初元朝的时候,元朝皇帝在大都和上都之间巡幸,虽然此制度颇为荒谬,每每导致军事政变发生,但其思路却没问题,北京不能真的成为边境。

日后和蒙古的战争,至少要发生在北京以北五百里之外。”

大宁卫!

李显穆话音刚落,这三个字就出现在帐中几乎所有人的脑海之中。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能夺取皇位,第一功臣是建文帝和三傻,第二功臣是李景隆,第三功臣就是倒霉鬼宁王,他麾下的朵颜三卫那叫一个猛,可以说是如今最强的骑兵。

朱棣内迁诸王,其中主要防范的就是辽王和宁王,当初他们在后方对朱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朱棣登基后,就把大宁卫内迁到了保定府。

其余诸王尚且罢了,这一招实在是昏招。

大宁卫,其左为七老图山,右为努鲁儿虎山,北有老哈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自古为优良的牧场。

其北通科尔沁大草原,东通朝阳,东南通三万卫,南通喜峰口,西南通古北口。

这可都是直通北京的关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