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浙东学子而言,凛冽的寒风重拂过应天,苍茫的寒冬似重临京城。
元史之案,宛如划破天际的闪电,咻呼之间便降落于人间。
谁能想到?
谁能料到?
谁能相信,竟有狂徒,猖狂至此,造下这等大孽之事,毫不掩饰,大胆如无人之处呢?
可转念一想,此事真就三十四年不为人知。
若非要重修元史,怕是要永埋于纸堆之中,无有见青天白日的时刻。
现在真相大白于天下,陛下降下了雷霆之怒,要以谋大逆之罪治所有参与其中之人。
宋濂、王祎的血亲已然被拿入狱中问罪,待验明正身便秋后问斩,这等落定之罪,除了唏嘘与痛恨之外,没什么可讨论的余地,绝大多数人的目光皆落到了刑冬之司之中。
还有谁牵连到其中,这才是几乎所有人都关注的,这可是谋逆大罪,一旦沾染,三族不保!
大理寺中,李祺、郑赐、陈英三人正商议着如何办案,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亦在屋中,等候差遣。
郑赐和陈英因为纪纲的存在都有些坐立难安,洪武年间几位锦衣卫指挥使带给人的压迫实在是太大。
很多人都觉得锦衣卫指挥使是皇帝的刀,皇帝指哪打哪,秉持的是皇帝的意志,这么想就对太天真了。
锦衣卫指挥使也是臣子,也是人。
锦衣卫更像是一条恶犬,他大多数情况下的确听主人的话,可他亦有自己的想法,会主动的去撕咬政敌,甚至会因为主人对他的信任,而利用主人的权势去做事!
郑赐和陈英生怕自己那句话得罪了纪纲,而后就被下了狱,然后死在诏狱中。
“纪指挥使、郑尚书、集英。
宋濂、王祎皆是东明精舍学派的领头人,方孝孺亦是东明精舍之人,修史之人中,大多数出生浙江的士子,都出自这一脉。
依我之见,这个学派的人问题很大,我们的查探的第一目标就是这个学派,应当立刻派人前往浙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其书籍等扣押下来!”
陈英是河北人倒没太大感受,郑赐是南人,虽然是福建人,但对于广有盛名的东明精舍如何不知呢?
他踌躇了一下后道:“景和公此举,不担心被人诟病公报私仇吗?”
李祺知道郑赐为何这么说。
东明学派乃是浙东派的干将,但凡了解些明朝前期历史的都知道。
这是个以刘伯温为首,曾经在大明朝呼风唤雨的强大政治派系,后来被李善长的淮西派打压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