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酥洛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也不是说不让他为书院的事情操心。可他的月钱本就不多,这些年来前前后后搭进去多少,我就不多说了。现在两个孙女都大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总得为她们攒下傍身的嫁妆才是。”
莫禧春一路走来,看着周遭如蜂窝煤般密集拥挤的房屋,自然清楚老院长李濯缨为青阳府付出了多少,可邹氏的话也句句戳在实处。
家里人总得先吃饱饭,日子才能往下过。
况且那两个孩子无父无母,若是她和老院长哪天不在了,谁也说不准那些曾经受过恩惠的人还能看顾她们几分。
“夫人,我此次前来,正是要跟老院长商讨此事。”莫禧春轻声道,“我打算以保和堂的名义,在书院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其中助学金只对家境贫困的学子开放申请,这样也能帮着减轻些书院的负担。”
邹氏没想到莫禧春竟是为这事而来,听着她的话,再想起自己先前为了几两银子跟老头子吵得天翻地覆的模样,不由面露不安:“小莫,你会不会觉得我太自私了?”
“夫人这说的哪里话!您要是自私,这世上还有几个好人?”莫禧春语气恳切:“毕竟没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从繁华富庶的故乡跑到这西北荒漠来,只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单说这份付出,从青梧书院走出去的读书人,就都该感念您的恩德。”
这番话正中邹氏心坎,她鼻尖猛地一酸,眼泪险些掉下来。
背井离乡十来年,她连父母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如今连家乡话都快要忘了。
可外人提起时,只夸李濯缨如何大义,却少有人记得,她邹曼文也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包括她唯一的儿子。
邹曼文拿起帕子匆匆抹了抹眼角,浓重的黑眼圈和清晰的红血丝更显憔悴。
她强撑着笑意对莫禧春说:“他就在里面,你进去吧。”
“好。”
莫禧春松开扶着邹曼文的胳膊,等翟施琅上前接过搀扶的动作,她才转身敲门进屋。
老院长正在案前写字,抬眼见是莫禧春,冷哼一声,脸色算不上好看:“你倒是还惦记着我。”
“您老这话说的,您可是咱们青阳府多少书生的指望,我能不惦记着?”
“油嘴滑舌。”
屋子不隔音,方才她和老婆子的对话,李濯缨听得一清二楚。
他何尝不知道,这辈子委屈了她,可书院里那些孩子,个个都是青阳府未来的希望啊。
莫禧春没急着上前把脉,单看老院长这中气十足瞪人的模样,就知道身子恢复得不错。
“院长,有好事跟您说。”
“什么好事?”老院长没太在意。
“我打算以保和堂的名义,在书院设两份钱——奖学金和助学金。”
莫禧春细细解释了两份钱款的申领标准和方式,老院长却没接话,只是拎起毛笔继续写字。
莫禧春也不打扰,静静站在他身侧看他运笔。
不得不说,老院长的字着实惊艳。
莫禧春自己的字也算不错,可跟这种浸淫多年的古人大儒比起来,立马高下立见。
她心里动了拜师学艺的念头,可转念一想,刚提了资助书院的事,此刻开口难免有挟恩图报之嫌,便又按捺了下去。
就在莫禧春思绪飘远时,老院长忽然停了笔,抬眼看向她,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