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11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边的街坊也有站出来说公道话的,“金民家的,今儿这件事,要真像赵家这么说的话,确实是你家理亏。
这孩子结婚是大事,闺女生孩子也是喜事,你们可以结完婚之后再一起去看闺女嘛,这不就双喜临门嘛?”
“是啊,再不行,你们夫妻一人顾一头也可以啊,把老李头留下喝新媳妇茶,招待客人,荣英去就是了,你说这闺女生孩子,当爹的能帮得上啥忙的?”
“是啊,人赵家说的也不错,这保霞又不是没有婆家,你们这也太偏心了,再说只要不是缺心眼,就不会挑着亲兄弟结婚的酒席上去生孩子。”
“你们给我闭嘴!!!!”
张荣英叉着腰对着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街坊破口大骂,“你们知道个屁啊?
啥事都没弄清楚就在这里逼逼歪歪,我闺女有婆家我就不能去看了吗?
啥叫我闺女缺心眼跑到兄弟结婚酒席上生孩子去了?”
张荣英指着赵芳秀骂道,“你们赵家就是这么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
骂完赵芳秀,又指着李保海的鼻子道,“你就是这么任人朝着我们李家泼脏水的?”
“我告诉你们,为什么今儿这酒席没办成。
因为他们赵家的儿子赵华偷我家收的礼金,被我家保霞撞见了,赵华逃跑的时候把我家保霞撞到了,我家保霞肚子才八个多月呢,当场就见红了。
老话都说,七活八不活,那情况有多凶险你们应该能想的到,这儿媳妇还没进门呢,我家保霞就差点一尸两命了。
我担心我家保霞要跟着去医院看看,这赵芳秀当场就把我推门槛上了,我头顶现在还好大一个包呢!”
这话一出来,现场一片哗然。
“啥,赵家那小子偷东西,还在偷姐姐姐夫结婚的礼金?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了,这时候都偷金了以后不得杀人放火啊?”
“啥以后啊,这不已经动手了吗?你没张婆子说,都差点一尸两命了。”
赵母目眦欲裂,“张荣英你个贱人,你胡说八道啥,无凭无据的东西,你坏我家华子的名声,我跟你拼命!!!”
赵父也叫嚣道,“污蔑,血口喷人,你们欺人太甚!!”
只有赵芳秀目光躲闪不敢看张荣英,因为这件事她是清楚的,赵华撞到李保霞逃跑的时候,正好在走廊遇上她了。
但她不相信张荣英有证据,因为她当时查看了,换衣服的包厢里面只有李保霞,旁边根本没有人。
所以张荣英只能是从李保霞那里听了三言两语怀疑而已,只要赵家不认,谁也没有证据。
张荣英冷哼一声,“污蔑?我告诉你,我家保霞因为被撞到早产大出血,半身的血都流没了,人都差点没了,要不是公安局的公安同志组队献血,今儿我就没有闺女了!!”
李保国张大了嘴,“妈,保霞现在怎么样了?这么严重啊?这,我们也没听到信啊。”
李保军也收敛了脸上看热闹的神情,一脚朝着站在最角落的赵华踹去,“草,你们找死呢,干了这种缺德事还敢闹上门?”
赵父赶紧将赵华护在身后,“你再动一个试试?你们有证据吗?就这么赤口白牙的给我家华子泼脏水?我要告你污蔑!”
李金民拦住还要上前的李保军道,“别跟他们废话了,浪费时间,自行车钥匙给你,你直接去公安局报公安,带公安同志过来。
今儿你大姐的情况有多凶险,公安同志全程都看见了,公安局有审讯的法子,是不是赵华干的,一审就审出来了。”
张荣英瞪着赵华,“对,是不是赵华干的,公安同志会查,只要动手了,那包上就会有赵华指头印,总会留下破绽,等查出来了,直接就是枪毙!”
赵华慌张的扯着自己父亲,“爸,救救我,我不要去公安局,我不要去。”
张荣英赶紧道,“你说不去就不去?既然不是你干的你怕啥,这是杀人的罪名,必须去。”
言罢,张荣英朝着李保军喊道,“老三,快去。”
赵华到底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见李保军拿着车钥匙真要朝着外面走去,吓得嗷呜一声就哭了出来。
“爸,救救我,妈,我不要去公安局,我不是故意撞他的,那是我姐的钱,我只是拿我姐的钱,我没有偷钱~”
赵父想要去捂儿子的嘴已经来不及了。
现场哗然一片。
“天啦,他承认了,我还真信了赵家的话,以为张婆子偏心,只顾闺女不顾儿子呢?”
“你傻啊,那可是亲儿子,张荣英平日里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要不是出了啥不得了的大事,怎么会连人生大事”
“这赵家可真行啊,都这个样子了还敢闹上门,这是赌人家没证据呢,没想到啊这赵华经不住事,见要报公安,自己一轱辘倒出来了。”
赵芳秀可怜巴巴的伸手去扯李保海,“保海,华子年纪还小,不懂事,他不是故意的。”
李保海往后退了一步,“你刚才不是信誓旦旦说我妈给你家泼脏水?你不是说在我妈心中我大姐生孩子都比我人生大事重要?
你不是说我妈看不起你,故意给你下马威,才毁掉了我的婚礼?”
赵芳秀急了,“海哥,就算是我弟干的,可我弟也没说错啊,我是他姐,他拿我的钱怎么能叫偷?”
张荣英直接一口唾沫啐赵芳秀脸上,“我呸!!”
“你妈就差给你论斤卖了,我们李家摆的酒席,我们李家收的礼金怎么就是你的了?合着这礼以后是你们赵家还?”
“合着你要嫁进谁家,整个婆家都是你们赵家的了?谁家的钱你们赵家想拿就拿?
别跟他们那么多废话,报公安,我们上公安局说理去,这小小年纪都到杀人放火的性质了,让组织趁早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