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许静和徐猛一听,真是喜出望外,根本就没想到父母能一下就答应了!
“爸妈,你们真的愿意帮我出这个国债钱?”
“妈,我没听错吧,您这回终于把我当成亲儿子了?”
林秋芬白了他们一眼,“你妈我向来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说了帮忙肯定会帮忙,但是买完国债券,你们得把券给我们。”
这两兄妹提前都打听过了,这国债券就跟买废纸差不多,买到手里还不知道是赔是赚,还不知道国家到底会不会给兑换。
现在父母愿意出手帮忙,他们巴不得,谁愿手里留那些废纸?
“妈,你放心,只要你帮忙买国债券,我们会一张不少的都给你们!”
“那行,我现在去给你们拿钱。”
苏夏看到婆婆这次婆婆常态的支持丈夫,也觉得很意外,毕竟婆婆对丈夫的所作所为那是痛恶欲绝,怎么这次忽然就这么通情达理了?
找个机会她要跟婆婆打听打听情况。
林秋芬从屋里拿出来一千块钱,给了许猛和徐静一人五百,让他们去单位交钱,交完之后把国债券拿回来。
这兄妹俩一人拿了五百块,高兴坏了,表示立马去单位买国债券。
他俩趁着这会儿单位工作人员还没下班,各自骑上自行车去自家的单位买国债券去了。
苏夏看到他们两兄妹都走了,忍不住问林秋芬,“妈,你不是对许猛很失望吗?怎么这会愿意帮他?”
“这次又不是干坏事,况且买国债券就相当于存钱了,如果按他们说的百分之十的年计算,这存五年下来也不少钱。”
“可是我听到大家都说这国债券是骗人的,拿到手就是废纸,单位只是让你交钱。”
“你别听他们瞎说,这可是国家发的国债券,怎么可能骗人呢?你觉得这么大一个国家会平白无故的骗你这个小老百姓?”
苏夏见婆婆这么说,自己琢磨琢磨,觉得婆婆说的也挺有道理,“是这么个理,我之前听他们那样说,还真是吓了一跳呢!”
“苏夏,你要不要买点国债券?”
林秋芬忍不住对儿媳说道,“也许,这也是个发财的机会!”
“妈,你真觉得这种国债能发财?”
苏夏现在对婆婆可是崇拜的很,只要是婆婆想干的事情,就没有干不成的。
既然婆婆说这个国债值钱,那她就坚定的认为国债确实是值钱的!
上回婆婆还给了她八百块,她都偷偷的存起来,原本是打算平时她和弯弯花的,现在她决定拿出来。
“妈,要不我也买五百块的国债券,但是这事我不想让许猛知道,还是您帮我办了吧,就算是以你的名义买国债券。”
许根生觉得老伴和儿媳妇都疯了,老伴儿敢想,儿媳妇就敢听,这俩真是天作之合!
“不是,你们怎么就这么敢确定那些国债券真的能赚钱呢?”
他到现在也想不通,为什么要买这么一堆废纸,就算能升值,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根本就用不上。
“老头子你就听我的吧,这件事情跟着国家的方向走,准没有错!”
许根生向来是听老婆的话,既然老伴都这么说了,他还是乖乖听话的好,免得挨骂!
苏夏把弯弯留给许根生带,自个儿跑了一趟银行,趁着银行还没下班,还真的取回来五百块钱回来。
回来之后她就把这五百块钱给了林秋芬,“妈,我只能拿出来五百块,我还得给我和弯弯留点生活费呢!”
“我也没指望你把所有的家底都用来买,这个总要给自己手里留点儿。”
林秋芬虽然是这么说,到底也把这钱给接了,“你就等着看妈怎么发财吧!”
林秋芬就拿着这钱,去单位买了一千块的国债券。
“不是林大姐,人家只买五百块的国债券,你怎么买这么多呀?”
负责收钱的出纳和林秋芬平时关系挺好,见她要扔这么多钱投进来,也十分的不忍,“现在买国债还不知道以后是什么情况,你就敢投这么多,要不然你只买一半吧!”
“我这就当是支持国家建设了,就买一千。”
没办法,出纳只好给林秋分数了一千块的国债券,“你把这国债券存好,过几年就能兑换了。”
“行,谢谢你提醒。”
林秋芬拿到国债券,回来时发现许猛和许静也回来了,他俩手里都拿着五百块的国债券。毕竟刚才他妈可是说了,她是要券不要钱的。
“妈,这是我那五百块的国债券!”
“这是我的券。”
有史以来这兄妹第一次这么善解人意,生怕林秋分反悔,赶紧把国债券双手奉上。
林秋芬把这一千块的国债券都收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回屋放柜子里。
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感受到母爱的白眼狼兄妹,被亲妈的这个操作给整不会了。
他俩都没想到亲妈这次居然这么给力,一出手就帮忙解决了他们的大麻烦。
趁着老母亲回屋,许猛忍不住对妹妹说道,“没想到咱妈这次表现的这么好,咱妈这次是不是转性了,以后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对待我们?”
“那我可不知道,反正咱们以后还是少招惹咱妈。”
许静这段时间是没少吃亏,她妈看双胞胎倒是很顺眼,只要跟她说话就开始阴阳怪气,她这段时间都把自己弄得很郁闷。
林秋芬美滋滋的把两千块的国债券放进衣柜的抽屉里,许根生看着虽然不敢说,心里确实很郁闷。
不知道这次老伴是喝的什么迷魂汤,竟然把这个国债券看得这么重要,当粮票一样放进抽屉里。
但他实在想不出来这东西有啥升值的价值,本来家里就没多少钱,又花了两千块买了这些国债券,现在他们家里也就只剩一点点的生活费了。
林秋芬白了丈夫一眼,“你不用在这儿愁眉苦脸,这东西我跟你说了有用处就有用处!明天你跟我去一趟隔壁的襄市!”
隔壁的襄市和他们宛市是邻居,虽然两个城市之间相距的很近,但却隶属于不同的省份,但平时大家买什么东西,都喜欢去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