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西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当初只关注自己那一届,压根没怎么关注35届。
如果她以前就开始关注35届,可能早就认识北笙学弟了。
“夏学妹钻研的方向是民谣,不过其他方面的乐理知识肯定过关,音乐学术交流,讲究的是见招拆招,比的是变通、功底。”
如果不是特别出色的学生,关书曼很难判断谁更强。
“夏同学。
”赵韩云收敛笑容,一脸严肃说道:“你认为三古三新中的三古文化跨界拓展在什么方向?”
“挖槽?上来就开大招?”有人惊呼出声。
三古三新的理论刚诞生不久,如果不是特别去关注和钻研的话,这个问题还真会难住一名专业的音乐人。
夏冰月是做过功课的,没有被难住,开口答道。
“想知道未来的拓展方向,首先要从三古里面入手,古辞赋将会从小众走向大众化。”
“走向大众的过程,首先是发展传统的诗词文献,该理论以后也许会结合到敦煌变文、少数民族史诗等等。”
“而古文化,可以融入包括但不限于剪纸、刺绣、瓷器、丝绸、茶文化、中医、书法、漆器纹样等等。”
“至于古旋律,可以挖掘出那些即将濒危或失传的地方戏曲与古乐谱进行现代化编译,让更多的观众知晓这些文化瑰宝。”
“三古三新将来的拓展方向,将会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国风曲调的一种糅合,百家争鸣,发光发热。”
夏冰月高谈阔论,一气呵成。
这番话不难看出,她这两天确实做了不少功课。
夏冰月越是深挖三古三新理论,对那位星河的乐理底蕴就越是震撼。
这个理论,会让国风呈现更多的文化瑰宝。
如果三古三新能完全平衡和传承的话,会成为大夏文化输出的重要理论。
赵韩云眉头一挑。
接下来轮到夏冰月进攻了。
“赵同学,你认为我国音乐的三大流派是什么?需要结合体系、历史、风格进行综合评价与说明。”
夏冰月后半段补充,直接把这个问题的维度上升了。
如果没点乐理底蕴,短时间内还真没办法梳理明白。
赵韩云认真思考。
几秒后答道。
“按音乐的体系来进行严格划分的话,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华语音乐体系,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专攻的方向为旋律、意境,比如古琴、琵琶这些传统乐器。”
“第二,也就是欧洲音乐体系,我们受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所影响”
后半段他没说完。
还在思考斟酌。
半晌都无法对答上来。
站在赵韩云旁边的女同学,代替前者回答:“阿拉伯音乐体系,常见为西域那边的地区,惯用特殊音律比如微分音等,代表乐器包括热瓦普、手鼓。”
“至于第二大分类,是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
“……”
夏冰月闻言,微微摇头:“按我们现代风格的音乐来进行细致区分,也就是大众认知的流派,我认为是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融合创新音乐。”
“如果要细致区分的话,是原生态民歌、民族器乐,华语流行、摇滚、民谣、国风音乐、电子民谣,其中国风音乐又以近期的《青花瓷》为代表。”
刚才开口的女同学,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完直接败下阵来。
从这一轮纸上谈兵的理论来看,夏冰月的功底和反应能力,确实要比赵韩云要强上不少。
“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我们来点实践的。”
此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浩成,终于开口了。
实践才能见真章。
纸上谈兵,比的不过是理论。
而实践,比的可就是丰富的经验与技巧了。
那位艺考状元林思思,一直坐在某个位置上双臂抱胸,看向夏冰月的眼神,充满赞许的目光。
不出所料的话。
这位叫夏冰月的女同学,应该就是这座学院35届最能打的人了。
只要把夏冰月打服,他们奉京在这边的威望估计会水涨船高。
搞不好还能收获一批迷弟、迷妹。
ps:最近几章有书友可能看得比较费解,觉得是单纯的音乐学术交流,有点水文的意思,实际上是要为后面拉出国外剧情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