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1章 论语都不会【1 / 3】

爱吃葡萄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各地的贡院中,考生们逐渐分成了两类。

那些学识扎实、头脑灵活的考生,已经开始埋头疾书,写得热火朝天。

而那些一时还没找到思路的学子,则依然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于是,众多考生分成两拨,有的奋笔疾书,有的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考生索性放弃了挣扎,干脆破罐子破摔。

既然想不出正经答案,他们干脆直接在试卷上编起了夫人与阳货之间的韵事。

反正都是死路一条,写些不正经的东西也怪不得他们了。

这一切,都是主考官的错!

此时的解缙倒是勉强有了一些思路,握着笔在草稿纸上字字斟酌,好歹算是有了些进展。

而方孝孺却彻底愣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点头绪都没有。

随着时间推移,贡院内的两拨人差距愈发明显。

等到梆子声响起,考生们垂头丧气地走出考场。

贡院外等候的小厮们见状,心头一紧——这一幕,他们今年已经经历了三次。

按照熟悉的节奏,接下来该有人开骂了。

果不其然,随着这些小厮们的腹诽刚落,考生们便爆发了。

“那位胡大人是觉得耍弄我们这些学子很有趣吗?”

“可不就是有趣嘛!我们这些人在那位胡大人眼里算什么?他哪会正眼瞧我们!”

“是啊!之前的乡试、府试,没少有人闹,可又能怎样?如今还不是又出了这种怪题!”

“哼,依我看,这根本不是耍弄我们这些学子,是拿咱们大明的科举当儿戏!”

“不至于吧,不就是题面不太正经嘛,你们平日里写的淫词艳曲还少吗?”

“呸!那都是在青楼、酒肆里写着玩儿的,哪有在考场上写这些的!”

“我这次彻底没戏了,一个字都没写,实在没胆子编那些东西,干脆空着了。”

“那你比我稳重多了,我一通乱写,当时写得爽快了,现在一想,怕是完了!”

“完了?完了又能怎样?这题本身就够荒唐的!”

“我受不了这口气了!那位胡大人必须给个说法,否则我宁愿不要功名、前程,也要告御状!”

“算我一个!我虽是个白身,但宁愿一辈子如此,也不愿受这屈辱!”

“一起走!一起走!正好前面两关的憋屈还没发泄出来,这次一并撒出去,正好!”

“……”

看着这群人情绪激动的样子,终于有个聪明人站了出来。

这位仁兄并非想炫耀什么。

他只是不想看到几位关系亲近的朋友稀里糊涂地吃个大亏。

毕竟,这件事,那位胡大人,可能还真没乱来!

“各位兄台,如果你们因为没考好抱怨一两句,我并无意见。”

“但如果你们要骂胡大人,还要去找胡大人,那我奉劝一句,大可不必。”

“这题,虽然刁钻了一点,但却是实打实的经义题。”

“只不过在科考时,蹲在号房里,诸位未曾想到而已!”

(本章完)

------------

人在怒不可遏的时候,哪里是那么容易说得通的?

明明出来劝说的考生,可谓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对了。

刚刚跳起来要跟胡惟庸同归于尽、告御状的学子,这会儿眼珠子都是红的,看着对方道。

“怎么的?”

“就你聪明?”

“这种题,你给我解释解释,怎么就叫正经了?”

“难不成,你读的书都是在青楼读的不成?”

之前发言的学子此时满脸冷意地看着对面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疯,还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学。

可既然对方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自己的水平并且辜负自己的好意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行,既然你真不怕丢脸,那我就给你说个明白。”

“此题,乃最正经不过的截搭题。”

“君夫人一词,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

“而阳货欲一词,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