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菜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原本那一世,许安华有意拍摄一部关于肖红的电影。
由于赖声川的引荐,加之他欣赏汤维主演的,二人迅速达成合作意向。
然而,自始至终两人的理念差异显而易见。
许安华认为该片应以标准普通话演绎,而汤维却为此努力克服方言障碍。
她认为南方口音更具民国韵味,这与许安华的设想存在分歧。
开机之前,汤维付出了诸多努力,前往萧红故乡,研读作品及传记,与许安华多次交流,力求彼此理解、默契配合。
过去,她从未以这样的方式与演员互动,也完全不清楚这样做究竟有何意义。
影片开拍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尽管汤维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在表演方面却显得生硬,缺乏灵动之感。
同时,许安华自己也对如何引导演员感到迷茫。
因此,汤维的表现始终无法达到许安华的预期。
许安华甚至认为,生活中的汤维充满活力,一旦进入角色,便变得呆板僵硬。
面对导演的不满,汤维内心压力巨大,她已经竭尽全力,许多场景中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
而令许安华更为失望的,则是汤维未能抓住那些“关键点”。
她渴望在镜头前更完美、更美丽,即便某些情节设计并不合理,许安华却选择了沉默。
最终,这段合作留给了他深深的遗憾,总觉得整部电影有诸多缺憾。
不过,这部作品最终为他赢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也算是有所成就。
……
时光流转至1980年,《胡越的故事》上映时,曹昆已不再期待年轻的许安华能对自己有多大的演技指导,反而将目光转向钟楚虹。
他饰演的胡越如此奋不顾身,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拯救沈青——那个与他一同计划前往美利坚的女子。
由于沈青在中途转机时被困于菲律宾的唐人街,两人不得不滞留于此,共同等待转机的机会。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钟楚虹饰演的角色沈青以及胡越的故事情节。
钟楚虹当时还未展现出后来的魅力,但在塑造角色时表现得相当到位,完美呈现了一个流落异乡的孤女形象。
剧组原本为她设计的造型,在到达片场后进行了调整。
毕竟作为一位落难孤女,蓬松的 浪发型显得过于风情,不符合人物设定,于是改为更显楚楚可怜的刘海。
胡越的故事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电影。
当时他一心想要攒钱赎回沈青,结识了老板手下的另一名助手“阿三”,两人共同协助老板做生意,却未察觉这是个陷阱,注定陷入无法逃脱的循环。
某一天,阿三劝告胡越,趁着还对女性有所向往时尽早脱身,否则会像自己一样,无论走到哪里,甚至连性别意识都会逐渐丧失。
最终,胡越带着阿三和沈青逃离菲律宾唐人街,但在这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波折。
在海面上,他坐在摇晃的小船上,小心翼翼地将沈青放入水中,看着她慢慢沉入海底。
他在给立君的信中写道,那个与他相伴的女孩已规划好购置属于他们的住所,并承诺为他和阿三烹饪家乡菜肴,那个女孩正是沈青。
而胡越也只能依靠这些微弱的希望继续前行。
缪骞人在影片中塑造的李立君堪称传神,她自身散发的知性、感性以及隐约的傲气,与角色完美契合,甚至比《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更显光彩。
初遇胡越时的欢欣雀跃,共进餐时的体贴周到,以及诀别时的隐忍克制,她皆演绎得恰如其分。
有人曾评价她表演显得生硬,然而在这部作品中,这份“生硬”却成了她面对胡越欲语还休、被现实裹挟但仍顾全大局的绝妙展现。
曹昆对缪骞人的这种处理方式保持了一种疏离感,这也恰恰符合胡越这一角色的设定。
相较之下,钟楚虹的表演稍显稚嫩。
曹昆观察到,钟楚虹似乎还未完全理解自己的角色,而导演许安华在这方面的指导略显不足。
因此,如何引导钟楚虹深入角色的责任便落在了曹昆肩上。
曹昆耐心地向钟楚虹剖析角色背景:“李立君是胡越在异乡通过书信结识的精神伴侣,就像他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当胡越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君站在高处呼喊他的名字,这是他们初次相逢,立君说她已等候多日,希望他能设法相见。”
这一场景充满了情感张力,也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她时常前来探望胡越,隔着一道高高的铁丝网,将水果抛给他,胡越总是稳稳接住。
胡越偶尔外出时,也会特意去拜访立君。
简短的交谈、平淡的话语、安静的目光,却总让旁人期待着两人之间的故事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直到有一天,胡越遇到了一位特工。
他告诉立君,为了活下去,他必须设法成为那个特工。
立君吃了一惊,胡越则以平静的语气回应,说自己在越南期间已杀了不少人,而每一次行动,他都带着立君写给他的信,从而一次次化险为夷。
为了躲避 警方的追捕,胡越暂时栖身于立君安排的旅馆中,立君还不时送来糖水安慰他。
他深知自己无路可退,最终只能选择前往 ,立君决心帮他伪造护照。
在学习日语、伪装成日本游客的日子里,胡越结识了沈青。
这个与自己命运相似的女子,一生漂泊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