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4章 入学【1 / 1】

夏天的蚂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舟跳了起来,强迫自己精神抖擞道:“在齐王府,你们几个能翻起什么浪花?不说别人,就我身边这位,拳打三州六府,脚踢长江两岸,谁人见了不怕。”

胡说八道一途,他向来很有天赋。

话音未落,温絮砰的一声关上房门,依旧言简意赅,“白天读书,晚上习武,等你回来。”

沈舟扑到房门上,哀求道:“别啊,救我一救,你是不知道,那地方不是人待的!”

见房内没有了声响,他故作镇定道:“小爷这些天,也算是习武有成,你们想见识一下?”

莫约过了一炷香,齐王府门口出现了一位被五花大绑的少年,透过绳子的缝隙,能看见里面穿的是一件青色儒衫。

国子监是苍梧最大的教育机构,号称经史子集无一不精,囊括儒道墨法,阴阳纵横等九家主流学问,门下弟子更是被百姓誉为“三千圣贤”。

除了地位崇高的皇室子弟外,其他人想要进入国子监求学,都得经过层层筛选,样貌不端者,品行不正者,才学不高者,皆不予录取。

比之国家每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还要严格,甚至有高中状元的读书人,自愿放弃官位,想要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被文坛引为佳话。

不过要是以为这里面都是一群枯燥男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得益于去年太后七十寿诞,沈凛下令与天同庆,特批女子准入国子监,放言称,“绿叶之上,再有鲜花,才显娇艳。”

其实文武百官都知道陛下的心思,这些年来,天下大定,很多官员嫌弃家中糟糠之妻,有的在城外养了小的,有的甚至一连娶了十几房小妾。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可随着这股风气越来越盛,官员的俸禄远不够他们的开销,贪赃枉法之徒愈加猖獗。

法令众多,但却抵不住欲念作祟。

沈凛这才听了母后的提议,想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希望高官家里的女子多些才学和手段,能管住未来的丈夫,起码不要太过放肆。

皇帝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不过女子能选择的课业少之又少,有些要命的学问,祭酒从不让她们碰。

今日是国子监的招募新生的日子,门口尤为热闹。

青衫学子和等着放榜的考生泾渭鲜明,右侧学子脸上满是笑意,跟同伴打赌哪些人能成为师弟,赌注往往是午饭的一根鸡腿,或是某天的课业。

左侧的读书人则紧张的多,若是能入学,当然最好,若是不能,还得尽快离京,争取在明年春种之前赶回家中,不然耽误了时间,可就没个好收成了。

忽然,一队宫内左卫闯入了众人视线,其中还有两人挑着个“粽子”,不知道搞什么名堂。

只见他们停在大门口,将粽子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解开绳结,退到一旁,完全没有离开的意思。

沈舟拼命挣扎,奈何绳子绑的太紧,半天都没能挣脱。

有好心学子上前帮忙,直至看清“粽子”的五官,被吓了一跳,“怎么…是你?”

沈舟掏出塞在嘴里的锦帕,连呸数声,叉腰道:“就是小爷!诸位同窗,好久不见!”

众人这才发现,原本立在门前的牌子已经不见,也不知这混不吝用了什么办法让祭酒改了心意。

只要进了国子监,就没有什么贵贱之别,要想以身份压人,请出门再说。

就算是沈凛来此,也是儒衫打扮,最多带一根翠玉簪子,以作提醒。

沈皓大喜过望,穿过人群道,嘲笑道:“不是说打死不来的吗?怎么又变卦了。”

沈舟伸了伸发麻的四肢,不悦道:“不来能行吗,这帮人跟强盗一样。”

“这是刺杀沈卓的惩罚?”

“屁,那帮老头子被小爷怼的无话可说,这是之前的踩的坑。”

通过二人的谈话,左侧的读书人才知道这位出场方式极为别致的少年,原来是齐王世子沈舟,难怪会刺杀某人,简直胆大包天。

沈卓?好像秦王世子的名字,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就连青衫学子们都忍不住后退几步,这贼子简直疯了?陛下都不管的吗?

沈卓呢?人群中没有见到沈卓的身影,他可是从不迟到的,难不成?

沈舟打了个哈欠道:“别找了,没死,就差一点。”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但脸上依旧满是怒容,天家子弟不说相亲相爱,但表面功夫还是要维持的吧,不然如何作为天下表率,教化万民。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国子监内就传出了匆忙的脚步。

门外走读的学子,大多是官宦子弟和本地人,在京城有宅邸,不用跟外地学子挤在学舍。

很快,国子监大门被人从里面拉开,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出来,沉声道:“入学,唱榜。”

前面二字是对青衫学子说的,后面则是提醒赶来的读书人,要保持安静。

沈舟站在原地没动,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老者打开一封卷轴,横拿在手,提高嗓音道:“建州人士,张二河…”

有男子喜极而泣,抱着同伴失声痛哭,然后朝着城门方向跪下,高声喊道:“爹,娘,儿子考进国子监了。”

差不多的场景一直在上演,也不怪他们这么激动,只要进了国子监,将来谋个好前程不在话下,就比如三省,尤其钟爱这里出身的读书人,所以国子监大门又被戏称为“龙门”。

鱼跃龙门,飞黄腾达。

沈舟完全不理解,坐牢有什么好开心的,就算以后当了官,不还是被困在某个衙门。

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没有被念到名字的读书人,一个个挂着个苦瓜脸,尽量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唱榜完毕,老者收起卷轴,出声道:“进了国子监,不代表一帆风顺,玩物丧志者照样不能结业,没考入的也不用灰心,你们还年轻,机会有的是。”

沈舟对这种官方论调嗤之以鼻,说的比谁都好听。

忽然,他看见门口探出了几位姑娘的脑袋,笑着挥手道:“想小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