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章 好兄弟【1 / 1】

夏天的蚂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宫内的宴席,菜肴都是根据古礼定好的,跟美味二字不沾边,只能说形式大于内容,沈舟在感觉到肚子里有东西后,便放下了筷子,自饮自酌,酒还不错。

周围老者每次将饭菜送入嘴中,都会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不时点头称好,偶尔还会责怪少年几句,“如此佳肴,当细嚼慢咽,像你这般胡乱一嚼,是无法体会到其中深意的。”

沈舟干笑了两声,他时常光顾坐落在京城街角巷末的苍蝇馆子,那味道可比今天的好吃多了。

这些老者所谓的“深意”,只不过是来源于跟王公贵族同屋吃饭的“参与感”罢了。

喝多了的沈舟将一盘青菜挪了挪位置,嘿嘿道:“喜欢您就多吃点。”

老者立马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恶心表情。

突然,大殿内钟声响起,所有人停下了筷子,只剩沈舟抱着酒壶呢喃自语,“不知道外公给我找的师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风流剑仙?貌美仙子?嘿嘿。”

好在他所在的位置偏僻,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少年正在梦江湖。

沈凛威严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自灭国之战结束,如今已有十年,朕每日勤勉,未曾有半分懈怠,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政事,但仍是觉得力不从心,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

一番言语将在座官员吓了一跳,难不成陛下要在“千叟宴”上下罪己诏?这是闹得哪一出?最近也没出什么大事啊。

户部尚书刘禹站起身道:“陛下春秋鼎盛,然治国一事,非一日之功,如今苍梧已有盛世之雏形,不出十年,必将海晏升平。”

沈凛摆摆手道:“道理朕都知晓。”

既然罪不在皇帝,自然在他们身上,在座都是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人精,哪能不懂这里面的猫腻。

这是陛下故意在百姓面前敲打他们呢。

典型的收人心,养名望的手段。

众官员一齐跪下道:“臣等有罪。”

不管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都要陪着把这场戏演完。

众多老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见那些大人物都跪下了,也照猫画虎的扑在地上,声音散乱道:“草民有罪。”

这样一来,坐在高位的沈凛一眼就看见了趴在桌子上,醉醺醺的沈舟,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道:“朕也不是在怪你们。”

众人这才起身,坐回位置。

“朕这些天一直在想,苍梧的未来在哪里,万年的根基在哪里?”

无人应答。

这倒不是说不会答,只是这个问题有上中下三种答案,在没有摸清陛下的心思之前,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则是苍梧的未来在陛下,万年的根基也在陛下,只要陛下英明神武,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中则是在众多官员,重点要放在选才任贤上。

下则是天下万民和传承,万民还好说,但传承就不一定了。

文脉传承,皇位传承都是传承,弄不好就会掉入陷阱,虽然所有官员都想让皇帝设立太子,但谁也敢明目张胆的表示他支持的是哪位皇子。

“刘卿,你从国战末期便跟着朕,你来说。”沈凛点名道。

刘禹站起身,思索再三,选了一个最保险的答案:“苍梧乃陛下之苍梧,天下乃陛下之天下。”

“朕也会老,也会死,古今称万岁者数百,可也没有真的见哪个人能活一万岁。”

完了!刘禹只觉得一颗真心陷入深渊,早知道刚刚就不应该跳出来,“陛下…”

这时一旁的中书令秦观年插话道:“臣等年华不在,想要跟上陛下的脚步,实属困难,不如让年轻人说说看他们对于治国的看法,陛下也正好检验一下这些年苍梧的文治如何?”

沈凛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果然人越老越妖,既然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也顺势放过身为秦观年弟子的刘禹。

“秦卿说的不错,他们才是苍梧的未来,亦是苍梧的根基。”

秦观年拱手坐下。

“你们家中都有长辈在朝为官,家学官学也都不曾落下,来说说看,你们对治国的看法,今日畅所欲言,皆无罪。”

有少年人刚想起身,却被一旁长辈按住肩膀,闹出的动静太大,还赔罪道:“衣服脏了,是衣服脏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的题目不是为他们准备的,真正的能答题也就两位而已。

莫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位身着华服的年轻人离开座位,站在大殿中央,行礼道:“皇爷爷,臣有些看法。”

“那就弈儿,你先给他们打个样。”

沈弈作为晋王世子,沈凛的长子长孙,向来以皇储为目标,严格要求己身。

只见其对着周围行礼一圈,然后道:“圣人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国家国家,亦国亦家。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以孝治国,君为君父,自此,天下可大定也,即便有宵小之徒作乱犯上,也会被扣上不孝的罪名,必将被万民唾弃。”

众大臣微微点头,这番回答的中规中矩,引用先贤名句,依古礼治国,虽然略显理想化,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说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沈凛表情不变,看不出其心思,“还有人吗?”

又一男子走了出来,正是秦王世子沈卓,“皇爷爷,还有我。”

“嗯,说说看吧。”

沈卓站定道:“我苍梧以武立国,从马上取得天下,自然应该以武治国,如今虽然中原已定,但北方依旧群雄环伺,年年南下侵扰边境,周围百姓苦不堪言,正所谓,‘兵强者战胜’,只有强军,才能保证真正的千秋霸业。”

一番言论引得一众将军鼓掌欢呼,如今没有仗打,他们的权势被文官压一头,自然期盼苍梧再来个“武皇帝”。

沈凛内心犹豫,二人回答侧重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太孙之位,还得再思索思索。

就在这时,永新王沈皓站了出来,他没有直属长辈在身边,也就没有人拉着他。

“皓儿,你是有什么想法吗?”

“额。”沈皓愣了一下道:“臣专注玩乐,是京城出了名的冤大头,对于治国实在一窍不通。”

沈凛也被这番言论逗笑了,“那你这是?”

“臣跟齐王世子关系不错,他经常有惊世之言,不如让他来说说。”

沈皓觉得有这种好事不能忘了兄弟,当场报上了沈舟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