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6章 盛墨兰篇 35【2 / 3】

雪迹阳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梁琳不好意思地躲了一下,把头埋在吴凌云的脖颈间,扭了扭屁股,这才又抬头出来,看着泽彦,想起那些天天都能在吴凌云这看到的画像,小声唤道:“母亲。”

“诶。”

泽彦爽快应了一声,伸手向他展开怀抱,梁琳迟疑了一瞬,在吴凌云鼓励的眼神中,如乳燕投林般展开双手,扑进了泽彦的怀里,又在泽彦胸口蹭了蹭。

看他这么乖,泽彦的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忙喊人将给梁琳准备的礼物带上来,顺便将给其他人的礼物也都给了。

中午在梁家用了一顿饭后,泽彦同梁琳约好过几日让吴凌云带他到家里小住,这才离开。

转天,在林噙霜的三催四请中,泽彦又带着两车礼物去了一趟李家,挨个认识了一下李家的众位亲戚。

看林噙霜在李家待了四五日,眉眼间看着仍旧精神,笑意融融,泽彦方放下心来。

该拜访的人都拜访了一遍,泽彦又小小邀请几位好友到家里小宴一番,这才重新回到躺在家里看小说、看电视的悠闲状态。

这日午后,泽彦在书房里处理今日别人投过来的帖子,结果又从里头翻出了两封陌生的请帖,一个是奉直大夫姜大人家的请帖,他家的三公子想邀泽彦去游湖;一个是中散大夫云大人家的请帖,他想邀请泽彦去爬山赏花。

看着这两封请帖,泽彦不禁摇头失笑。

北宋流行厚嫁女儿,因此像是泽彦这样有着大把嫁妆的和离女子和单身寡妇,那在婚姻市场上可是特别受欢迎的,打从三年前泽彦和离归家开始,邀请泽彦出去郊游,托盛紘盛华兰、海家袁家文家给泽彦说亲就不甚期数,一直没有断过。

云栽看到泽彦将请帖放到了废纸篓里,不由笑着打趣道:“咱们太太可真是无情,瞧瞧这些公子哥的心意,最后竟全进了这废纸篓。”

露种也笑着道:“太太一个中意的没有吗?”

泽彦睨了她们一眼,问:“说来这几天有些忙,还没来得及好好同你们说说话呢。这几年我在外头,也一直记挂着你们俩,想问问你们过得好吗?夫婿婆家可有欺负你们?”

当初要出门远游前,泽彦就同云栽露种提前结束了雇佣关系,又给按照她们的心意,给她们找了好人家。

云栽嫁进了九品承奉郎之子,夫婿身有秀才功名;露种这边泽彦也是一视同仁,给找了九品律学正之子,夫婿一样是秀才功名,两者年龄差距不超过三岁。

作为利益交换,泽彦会送这两名秀才去平南书院读书。

而平南书院的名额,则是泽彦通过放在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郑文建搞到的。

云栽露种见泽彦这般关心她们,都笑着快声将自己这些年的婚后情况吐露了个遍,言语间感谢之意不断。

泽彦听了听,确实都过得还挺不错,公婆丈夫妯娌看在她们有她这个靠山在,自然不会太过苛待了她们,虽有些小摩擦,但那都是过日子常有的。

“你们过得好,我就安心了。”

云栽趴到泽彦肩上,笑道:“姑娘你真好。”

露种有样学样,也将泽彦另半边身子也占住了,“姑娘放心,我们一定会踏踏实实将日子过好的,绝不辜负你的一番好心。”

说着,直接抱住泽彦的胳膊蹭了蹭。

感受着背上的重量和手臂的拉扯感,泽彦乐不可支,笑着任她们去。

一年后,在泽彦的运作下,盛墨兰出生了,带着前世记忆,再次成为林噙霜的女儿。

看着襁褓里红通通的小猴子,林噙霜的心都化了,靠在泽彦的肩膀上道:“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我总有股十分熟悉的感觉,叫我心里很是欢喜。”

作为生过两个孩子的人,林噙霜清楚的记得前两回都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有的大多是如释重负,想的都是终于把孩子给生出来了,以后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不必被大肚子压得喘不过气,还要一晚上起夜好几次了。

泽彦用力地揽了揽她,柔声道:“应该是冥冥之中,你们母子间的羁绊太过深刻所致,这才叫你心里有了感应。”

“如此说来,我同她的母子缘分倒是深厚。不过”

林噙霜用力抱了抱泽彦,看着泽彦认真笑道:“不过不论如何,在我的心里,始终你最重要。”

闻言,泽彦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好,那阿娘可要一直记得这句话哦。”

林噙霜坚定点头,在她的心里,泽彦是给了她新生的人。

这天,泽彦窝在莲花亭里赏花赏鱼,沐卉给泽彦送来了一张请帖。

“太太,是六姑奶奶送来的帖子,说是庆祝六姑爷的十二侄子中了秀才的喜宴,想邀您过去同乐一番。”

泽彦懒得去看帖子,头也没回,继续趴在栏杆上赏莲,“三侄子?”

沐卉应道:“是六姑爷五弟家的次子,名唤范康久的那个。”

泽彦乐了,范黎始上一科又没中第,如今都三十多了,倒是他的侄子这几年靠着范黎始和盛明兰的供养,考出来了一个童生,一个秀才,想来盛明兰一定呕死了。

看到泽彦脸上的坏笑,一旁的沐颜提示道:“对了,听说六姑奶奶同几个妯娌相处得有些不恰,两月前,还为回乡考试的盘缠大吵了一架呢。”

经沐颜这么一提醒,泽彦想起来了这一茬。

范老爷子总是心存扒拉出息的孩子补贴过得不好的孩子,因此使劲地在盛明兰和范黎始身上扒拉钱财给其他孩子。

就如两月前范黎始的侄子范康久范康亮两兄弟要回乡参加院试,俩人的路费伙食等等算下来,约莫三十两盘缠就够了。

类似这种子侄读书科举的花用,大都是他们父母出三分之二,范黎始出三分之一。

可范老爷子不同意啊,硬是各种劝说闹腾,翻出当初范黎始的叔伯兄弟是如何供他读书的,硬要范黎始把钱全出了,那盛明兰自然不答应。

毕竟范黎始的亲戚不是一般的多,这个三十两,那个十两的,有金山银山都不够填的,于是范家就再次热闹了起来,最后盛明兰还是迫于种种压力,妥协的出了二十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