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里写的很多数据前后对不上,还有名字说错的地方,给大家带来不好的阅读体验,在这里真诚道歉。
这本《致敬先辈》是去年开始写的,但是没写几章时候家里出了变故,所以小说扔了将近半年时间,很多故事情节早就忘了,再加上心情比较乱,回头写就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主要还是意难平,觉得这个题材不写可惜了。
以前的错误就不修改了,因为修改会失去您的评语,对我来说你的评语比修改那个错误更有意义,因为从每一个评论里我能感受到大家是认真读的,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和支持,让我在痛苦的等待和煎熬中得到慰籍,感谢所有读者的厚爱,我会好好整理思绪,认真写好之后的故事。)
搞不好这都是从人家士兵口中分来的,别不相信,这时候都是定量分配,全国粮食紧张,开始给你定额多少就是多少,发完就没了。
你当现在粮食能随便买卖,没有就买,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吃树皮,甚至部队都需要挖野菜填补粮食短缺的问题。
粮食的事情他不需要老康来解决,同样,除了一线部队的物资问题,他也没法解决除特战队以外的粮食问题。
即便他手里还有很多粮食,那是给前线救急用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个移动物资仓库啊!可以不受限制的到任何地方就近补给。
所以其他地方的粮食短缺只能看着,咱不给添麻烦就行。
这个真不是他能解决的,即便有钱也要花在刀刃上,他还是没有富到能养的起全国人民的程度。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所以,他只能解决和他相关的人员口粮问题,但也不是大鱼大肉那么干,能跟得上高体能训练就行。
特战队的训练和普通部队肯定是不一样的,每天消耗体能非常大,伙食这块一直都是科学营养,保证特战队员们身体不出问题。
一天后,老康又出现了,这次还有点小激动。
“小张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面批下来咱们机场的事了,还有那个学校的事,不过……!不过学校不能建在这边,上面的意思是在冰城……!”
康首长带来的肯定是好消息,上面不批才不对劲,啥啥都张川自己出,还不求回报,这样的建设计划还有吗!递上来都能批,还可能给你回礼二斤茶叶。
“辛苦康首长了,这还真是一件好事,………”
张川也很开心,只要是计划被通过,那么剩下的就是抓紧时间去做。
不过他也在心里苦笑,历史还在顽固的推进,学校定在了冰城就是其一,这不就是那一平行时空的冰城某七子之一的大学嘛!
而且也是眼前这位老康前辈一手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时间早了点。
其实张川是建议在春城建这所大学的,距离他近,来回也好照应,后期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学城,也有很好的教育氛围。
最主要是在吉省啊!有啥好事不是得可着家乡来吗!
这样也不错,省的会被冰城人惦记,说不好哪天被逮到!写个书不值得是吧!嘿嘿……!
事情定下来就好,现在还是寒冬季节,肯定是不能破土动工,即便有先进的工程机械也不行,主要是混凝土水化反应受限等一系列问题,他可不想做豆腐渣工程。
不过这也是好事,这让张川有足够的时间培训工程机械的操作工人,正好在简单改造这个旧机场的时候,培训出来工程机械操作人员,为新机场施工做好准备。
忙了一天,看看时间,当前是十二月二十三日,打开卫星终端平板,在看了一会后,张川拿出对讲机,开始接通总部那边对讲机的频段………!
因为张川这支小蝴蝶的出现,第二次战役的结束时间也提前了好些天,主要就是换装后的爷爷们打的顺手了。
那个张川穿越来的平行世界里,第三次战役的开始时间是50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而这一平行时空早了六天,提前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好是西方的圣诞节,也是当初那个烟斗将军叫嚣的“圣诞节攻势”的日子,只不过这一平行世界,这一天是第三次战役的发起时间。
还真巧,有浓浓的阴谋味道啊!不过我喜欢。
爷爷们会用实际行动狠狠地抽某个狂妄自大的脸,就是不知道他的烟斗是否还拿的住不,那只手会不会很抖。
张川是闲不住的,这样史诗般的战役,他总要做点什么吧!
之后的两天里,张川还在国内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机场的完善进度也很快,本身也没想要投入太多,就保证基本起降训练就行。
张川在安静的工作和难得的有时间思考,而前线可一点都没安静,第二次战役结束了,但是不代表整个战争结束,陈兵几十万人在那条线上,做着各种准备。
林津江安静的流淌在那条线上 ,此刻已经覆盖了一层白色的冰雪,一切都一如既往的宁静。
这里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和那个平行世界有太多差异,林津江是汉,江支流,位于汉,城以北75公里处,中游流域横亘在三,八线上。
南岸为天然峭壁,江面宽100-150米,水深约1-2米,这时的冰层厚约10-15厘米,而且还被敌人的炮火打破冰面了。
这里驻防的是南棍军第1师,现在已经凭借林津江天险,构筑了纵深约9公里的3道防御阵地,阵地前沿有铁丝网与地雷,以轻重机枪、无后座力炮等构成火网,昼夜封锁江面。
在第三次战役发起时,突破林津江之战,是这次战役的首战与关键一战,没有人不重视这个地方。
要知道,在张川穿越过来的那个平行世界,也就是1950年12月31日,我军第39军第116师担负突破这条江的任务。
该师经前期侦察,摸清敌情地形,将突破口选在敌防守相对薄弱但地形陡峭的东段。
在通过精心伪装后,7500余人及装备在距敌150米至300米处隐蔽18小时未被发现。
战斗发起后,第116师仅用11分钟就突破了敌军精心布设的林津江防线,为整个战役打开了突破口,这样堪称经典的作战方式,被当时刘元帅大加称赞,说此次战斗“应给五分”(那时候五分就是满分)。
此刻是二十五日傍晚,林津江两岸极为安静,南岸的南棍第一师的士兵甚至能听见彼此的心跳,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极为压迫的气氛笼罩着他们,让他们的呼吸都感觉困难,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近期他们总是能看到鲲国士兵在一些结冰的河段探测着什么,这让他们心里很不安,于是又开始用炮弹把冰面炸碎,就是想着阻止对面那些人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