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7章 族老会的规划【1 / 1】

一零零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上。

峡谷,杨家小院。

杨九狼正蹲在院子中,手里拿着一块磨刀石,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把柴刀。

刀锋在磨刀石上来回摩擦,发出‘唰唰’的声响,清脆而有节奏。

‘吱呀’一声,篱笆门开了。

内务堂堂主杨坚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几张写满字的麻纸,脚步匆匆。

“族长,在忙呢?”杨坚走到杨九狼身边,开门见山。

杨九狼抬起头,刀锋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光,他笑了笑,“杨坚叔,你来了,坐。”

杨坚也没客气,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石凳上,将手中的麻纸递给杨九狼:

“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昨天商量了一天,弄出来的方案和规划,你看看。”

杨九狼接过麻纸,一张张仔细翻阅。纸上写满了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事项:

第一张,是关于祠堂重建的。

上面写着:选址在村西头的高坡上,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朝河流,寓意着:背山面水,藏风聚气。

在这里,风水学说盛行,人们相信建筑的选址和朝向会影响家族的运势。

一、祠堂的规模要比以前更大,暂时盖茅草屋(注:以后改用青砖琉璃瓦重建,以彰显杨家西村的实力)。

二、祠堂前面修建一个宽阔的广场,供村民们集会和祭祀使用。

第二张,是关于仓库建设的。

仓库选址在村子中央,靠近祠堂,方便管理和守卫。

仓库要用坚固的石料建造,墙壁要加厚,屋顶要用防火材料,以确保粮食的安全。

还要在仓库周围修建围墙,设置岗哨,防止盗贼和野兽的侵扰。

第三张,是关于族老会大厅和各分堂办公场所的。

这些建筑都集中在祠堂西侧,形成一个办公中心。

族老会大厅要宽敞明亮,能容纳所有族老议事。

各分堂的办公场所要根据各自的职能进行设计,方便村民们办事。

第四张,是关于招募村民参与建设的。

各堂口根据用人的需要,自行招募村民,但必须经过内务堂的审核和批准,以防止有人滥竽充数。

村民的工钱由内务堂统一制定,根据工种和技术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体现公平。

工钱日结,绝不拖欠,以保证村民们的积极性。

第五张…

杨九狼一边看,一边在脑海中模拟着这些方案实施后的场景。

他仿佛看到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村民们干劲十足,整个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坚叔,我、我不认识字。”杨九狼把纸张里的内容粗略地过了一遍,这才想起原主是一个文盲。

“你不认识字,咋还看这么久?”杨坚疑惑地接回了纸张。

“我就是觉得上面的字写得特别好看,就多看了几眼。”杨九狼给杨坚拍了一记马屁,以掩盖他认识字的秘密。

“好吧,我给你念念。”杨坚再次详细地把纸张中的内容念了一遍。

听完之后,杨九狼不假思索地赞道:“不错,很详细,考虑得很周全,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实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些内容,“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另外,要保证工程质量,不能偷工减料,糊弄了事。”

杨坚点了点头,“这个你放心,我们几个老家伙会亲自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哦,对了,族长。”杨坚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是不是该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这是就任新族长必要的流程。

你得在村民面前露个面,讲几句话,鼓舞一下士气,也好让大家重新认识认识你这个新族长。”

闻言,杨九狼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他是个实干派,不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让他上台讲话,还不如让他上山打猎。

“全体村民大会?”杨九狼的声音有些迟疑,他可不是那种喜欢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之人。

“杨坚叔,民以食为天。”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

“要不这样,咱们来点实际的。我上山打几头猎物,弄些野味回来,请所有村民好好吃一顿,这不比开什么全民大会强吗?

开大会哪有吃肉香?再说了,我这张嘴,除了会吃,也不会说啥啊。”

杨九狼觉得,这个时候说再多,都不如一顿饱饭来的有说服力。

杨坚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兴奋地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办。我就喜欢你这种‘实际’,那样村民会高兴坏的,这可比那些空洞的讲话强多了。还是族长你有办法,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杨坚也是个务实的人,他觉得杨九狼这个提议非常好。

“那这事就怎么定了。”杨九狼笑着说道,“让采猎小队的一、三、五小组准备准备,等会上山打猎。”

“对了,族长。你若是离开村子,万一黑龙寨突然打过来怎么办?”杨坚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杨九狼陷入了思考,他想了想说道:

“若是黑龙寨的山匪打过来,那就让村民分散往大山里面跑,不要反抗,尽量拖着等我们回来。

我们就去采蜂巢的区域打大黑熊,那里不算很远,加上已经走出了固定的山路,来回用不了一个时辰。”

“好,我会派人时刻去放哨,若是有山匪过来,我会第一时间安排村民逃离。”杨坚说完就走了。

杨九狼同样找来小舅子姜湖安排了这事,如果外面有动静,马上划竹筏,带着家人往湖泊的北端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