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92章 如何平衡“守成”与“进取”?【1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钰重修历代帝王庙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宣扬他的帝王观。

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制定的许多国策,基本围绕着“休养生息”进行着。

由于受到“土木堡之祸”的影响,景泰初年确实应该如此,不宜大动干戈。

朱祁钰创办朝廷官营商铺,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以资代税”的朝廷营收方式。

再通过一系列手段,成功挽救了大明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将官方发行的新货币进入正轨。

即便“天市坊”在商业上赚了大钱,依旧不忘初心。

实行了奖励垦荒、轻徭薄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管控物价等一系列重农措施。

没有刻意的扶持商业,却能让大明的经济环境蒸蒸日上。

朝堂上,整顿吏治,虽然靠着强硬手腕,不可否认的是,景泰年间贪官污吏急剧减少,迎来了短暂的政治清明。

不断完善律法,彻底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旧规。

在朱祁钰的治理下,大明人口十年增长两千万,粮仓年年饱满,人均收入提高近十倍,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旷世盛景。

“士农工商”四大阶级都有惠及,无不称赞景泰帝为“当代尧舜”。

在许多人看来,景泰帝是一位出色的守成之君。

然而,朱祁钰却不满足于此,他还是心心念念往外面打出去。

因此,当他在景泰十一年提出要发动对外战争的时候,就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不是大明的国力不够强,而是他们不相信皇帝的能力。

休养生息和开疆拓土,本就是矛盾的体现。

任何一个皇帝,但凡能做好其中一项,都可以称为明君,能被后世传颂,极少皇帝两者皆可。

守成之君和创业之主,几乎不可能在同一个皇帝身上体现。

回顾过去的一千多年历史,真正能实现休养生息与开疆拓土的双重目标的皇帝,寥寥无几。

或许,只有一个皇帝吧?

那就是汉宣帝,刘询。

刘询延续汉昭帝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减免田租,整顿吏治(著名的“循吏”治理)。

推行“常平仓”制度稳定粮价,民生显著改善,史称“昭宣中兴”,经济恢复至汉武帝后期的衰败。

军事上,汉军向西域扩张,设立西域都护府(前60年),控制丝绸之路。

联合乌孙大破匈奴,导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开拓西南,加强对羌族的控制,巩固河西走廊。

汉宣帝以“柔仁治国”安定内政,又以“武力震慑”扩张疆域,完美平衡了“守成”与“进取”。

也许有人会说李世民呢?

不好意思,在古代人眼里,李世民属于开国皇帝,跟刘邦、赵匡胤坐一桌的。

至于李渊?父凭子贵,路边一条。

如果没有武则天的话,李治也算兼顾了“守成”和“进取”的明君,延续了“贞观之治”的“永徽之治”,在位期间达成唐朝最广袤疆域的成就。

古代人对千古第一女帝的评价,很低很低,连带着把李治也一并骂了。

朱祁钰的志向很大,他不甘心偏安一隅!

不然的话,他大力赞助科技武器的研发,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