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81章 钱太多了,要打仗【1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市坊”已经成立八年之久,在合理经营下,一年比一年赚钱。

每一年,都给朝廷奉献巨量财富。

到了景泰十年,国库已经存量价值三亿两白银的新币。

哪怕是纸币,差点塞满,放都放不下。

这么多钱,如果一直放着,就无法体现应有的价值。

于是,朱祁钰从景泰六年起,在全国各地兴建铁路、钢筋水泥道路。

水泥的出现,严格来说,不是朱祁钰教的,而是合金部一名工匠偶然发现的。

那名工匠本来是炼丹的道士,加入合金部后,在完成提炼“钙”和“硅”的作业时,没有按照书本上教导,而是全凭自己的经验。

他先将石灰石放进高温熔炉中烧制几个小时,变成生石灰,他将其捣碎成颗粒状,在里面加入一点点水混合,随后搅拌均匀,静置。

在这段时间里,生石灰和水产生熟化反应,温度高达190c。

接下来,得到一桶半生半熟的石灰粉,因为水放得少,只有一半生石灰反应成熟石灰。

另外要用到的材料,就是黏土和黄土。

古代的青砖,用的就是黏土烧制。

将半生半熟的石灰粉,与烧制好的黏土和黄土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这样就做出来水泥10版本。

至于水泥20版本,也很简单,将黏土换成火山灰即可。

朱祁钰得知水泥的意外出现,他十分高兴,大力嘉赏那名工匠,并且投资建立水泥厂。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都到了景泰六年了,蒸汽机技术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由于修水泥路需要用到大量烧制好的黏土,于是又带动了瓷业的发展。

修路最大的积极意义,就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让民众参加劳动赚取工资。

尽管朝廷在贴钱修路,但是从长远看,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改善民生,一举两得。

当朝廷有钱后,人民的福利也会水涨船高。

比如说灾情补贴、高温补贴、严寒补贴、农业补贴、养老补贴、养儿补贴、生育补贴等等,从景泰三年就已经开始实施。

从此,种田不再是一件亏本的工作。

短短几年,景泰年间的人口,就从8000万增长到9000万,人口增长率远超常规水平的10‰/年。

大明百姓的人均年收入,从之前的100钱,快速增长到800钱。

人民收入提高,朝廷就得多印钱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物价也水涨船高,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朱祁钰不得不下令,让户部统一高价收购百姓卖出的民生必需品,比如说粮食,再以低廉的价格放入市场。

即便每一年朝廷都在花钱,国库存款依旧剩余很多。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朱祁钰就有了个念头,不如去发动战争吧,没有比这更烧钱了。

以明军现在的军事装备水平,基本是谁都打不过。

首先,大明的矿产资源有限,迫切需要补充,掠夺是获取资源最快的手段。

其次,阶级矛盾依旧存在,经济危机近在眼前,需要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最后,通过不断的攻城掠地,能够强化民族自信心,凝聚民心,增强内部团结。

为什么会自称汉人?是因为汉朝强大,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了民族精神符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