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75章 帝国的黎明【1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声东击西。

为了杜绝此类情况,只要你敢乱报,同样有罪。

不要怀疑海警的执行力,你真以为自己那艘木船,能跑得过先进的科技宝舰?

让你半个时辰先走,哥们一刻钟就能追上你。

永乐年间造的西洋船队,用的最先进造船工艺,航速不过是4—7节(7—13公里/小时)。

要想跑得快,你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开放海禁的前三个月,郑启舟奉命剿匪数万人,毁船上千艘。

涉案家族,多达五十几个。

大世家,类似泉州林氏,苏州孙氏那种,家族庞大,人太多了,全杀光可能有损朝廷光辉形象。

暂且放你们一马,但是,巨额罚款是少不了的,直接让你肉疼。

想保命,那就交五百万两白银作为赎金。

否则,阎王殿见。

至于那些小家族,全杀了,斩首示众,抄家充国库。

当然,朝廷海关只管大明15公里的临海,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各安天命吧。

但是也不要为所欲为,万一哪天海警心情不好,直接开着船到处去邻国旅游,不小心撞见有人在干坏事,后果更严重。

这才是治标治本的方法。

民间老百姓,听闻了朝廷的雷霆手段,于是在开放海禁的第四个月,迎来了首个报名潮,人数增长百倍。

许多还在观望,惧怕倭寇海盗的平民,终于勇敢了一回。

这是朝廷赐予他们的勇气。

景泰五年,是郑启舟最忙碌的一年。

明朝海岸线很长,他需要到处巡逻,一年到头吃住都在船上。

自从他受到皇帝重用后,原来的家族成员,又反过来舔臭脚。

郑启舟先是不动声色,等着对方说出“庇佑”的想法。

果不其然,真有人没把圣旨放在心上,还在想着用旧时代的诡计,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郑启舟果断拔出尚方宝剑,上演了一出“大义灭亲”。

不仅主事人被杀,甚至他那一脉的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一个不留。

绝情到极点,让人不寒而栗。

有人认为郑启舟在公报私仇,本人却毫不在意。

这个狠起来连自家人都杀的活阎王,所有人见了都心神一颤,不敢大声说话。

只有郑启舟本人才知道,只有清除了家族中的害虫,泉州郑氏才能长久。

否则,什么时候犯了事,整个家族都会被牵连。

景泰六年,十月,朱祁钰决心将全军装备更换。

景泰七年,六月,从明军淘汰下来的旧式燧发枪、轰夷炮正式上架天兵阁,引起一阵哄抢。

天兵阁的创立,本就是为了处理掉武器库残余。

尽管对于明军而言,是落后的,但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却是无比先进。

既能清理废物,又能赚大钱,何乐而不为呢?

景泰八年,在顺天府加建的二期现代化兵工厂完工,产能再次爬坡。

朝廷有钱就是好,想盖厂就盖厂。

景泰十年,五月,新式自动步枪,在京师八大营列装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