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错了,朕的要求是,一千一百一十一万两。”
“???”金濂看似脸色骇然,实则内心松了口气。
他是真的害怕呀,万一皇帝定下一亿两的销售目标,那还玩什么?
不对,即便是一千万两,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呀。
先不提售卖单价,你也得有足够的货去卖啊?
可是金濂身为户部尚书,他实在想不出来,朝廷工部下属的内织染局,能有这么大的产能吗?
内织染局,是专门为皇室宗亲、百官以及皇宫里宦官、宫娥等,制作成品服饰的官方机构。
金濂并不清楚蒸汽机的存在,这是一项机密,更不知道现在的永平府,正在建设多个制衣厂。
前段时间,工部尚书石璞受朱祁钰的授意,向户部申请八百万两的经费,用于投建“火轮司”的工坊。
金濂内心本来是拒绝的,这可是八百万两白银啊?相当于大明四年税收。
不过,当他看到皇帝痛痛快快的签字盖章批准后,没有多言,默默地拨了款。
没办法,朱祁钰先前的暴君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如今国库倒也不缺钱。
还记得朱祁钰登基之初将文管集团里的贪官污吏一网打尽的场景吗?
那群犯了战争罪的武勋边将,他们也没能幸免于难。
抄家不一定斩首,但斩首必定抄家。
除此之外,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一大波富绅连夜拖家带口的逃离京师。
那对不起了,你在京师留下的家产,不再属于你。
趁着天下大乱之际,朱祁钰当机立断,血洗乾坤,没收了数不胜数的财富。
国库现在的余粮至少还有两千万两白银,就这还是在重金砸钱搞科研、搞建设之后的剩余。
但是,钱不经花,要想保持技术遥遥领先,必须持之以恒的加大投资。
朱祁钰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想出了“天衣阁”这个计划。
谁规定的,朝廷不能亲自下海经商?
既然前无古人,那朕便做那一个开创的“古人”。
“天衣阁”只是大明朝廷商业帝国迈出去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天宝阁”、“天书阁”、“天味阁”、“天欢阁”、“天音阁”、“天行阁”、“天机阁”等等。
在现代,朱祁钰细致研究中外古今历史后,他决定走出一条,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踏足的道路。
西方的工业革命,源自于民间,是那群商人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在推动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当商人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他们早已无法满足现状,企图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首先就要打破君主独裁的统治。
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工业革命必定会导致皇权的倒塌?
如果真是如此,朱祁钰宁愿原地踏步,也不愿意将手里的权力亲手丢弃。
说得难听点,没人会那么伟大。
所谓的资本推倒皇权,那只是西方的道路罢了。
如果,由统治阶级主导推动的工业革命呢?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结局?
其实近代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朱祁钰的计划是,朝廷必须掌控关键行业的绝对控制权,再打破技术壁垒,下放民间,鼓励产业变革,实现全国快速工业化。
那,什么是关键行业呢?
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却遭到群臣反对,无可奈何被停止。
朱祁钰总结教训,他认为,这帮臣子之所以会有意见,完全是因为,跟他们没有关系。
下西洋赚那么多钱,又不分我一毛,还要户部拨款,甚至影响到我的正常俸禄。
傻子才会支持!
既然如此,朱祁钰改了规则,从今以后,每年从天衣阁营收里,抽出一部分,分钱给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