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俊,血溅朝堂。
想不到,奉天殿重修完成后,第一场早朝,再次爆发命案。
不知道是不是早有经历,众臣反倒没有那么害怕。
主要是,杨俊这人,确实该死。
在“土木堡之变”中牺牲的文臣武将,有许多人,曾是他们的挚友、亲朋。
他们可能比朱祁钰更加怨恨这些弃城逃跑的边将。
而朱祁钰呢?他更多的是借题发挥。
如果从事实出发,他甚至要感谢这群猪队友。
“拖下去,三日后,前门外大街,当众斩首。”
朱祁钰重新回到皇位上,扫视一圈。
“谁赞成?谁反对?”
群臣还能说什么?他们可不敢帮这群逃兵求情,生怕惹火上身。
“陛下,英明。”
“好,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关于军政改革,迫不容缓。”
“文官晋升,尚且要踏上科举之路。而武将只论出身,不讲本事——”
朱祁钰说着,自己都笑了。
“或许,在太祖皇帝当年,这种制度没有问题,还会有积极作用。”
“现实,大家也看到了。”
“若不是因为这群武勋二代胡作非为,皇明岂会造此重创?”
下一句,朱祁钰语出惊人。
“祖宗之法,就一定是对的吗?”
此话让陈循和于谦等人纷纷皱紧眉头,他们心里有些抵触这个说法,同时又陷入了沉思。
古代人重孝道,父辈意见,几乎等同于圣旨,属于不可违抗的命令,更别说,已故的先祖。
景泰帝是第一个站出来,敢质疑先帝政策的大明君主。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谁能站出来反驳这个观点?
造成“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在众臣看来,并不是太上皇。
无论出于君臣观念的滤镜,还是讨论御驾亲征这个举动正不正确,太上皇都不应该是第一责任人。
所谓,皇帝不粘锅。
如果一定要找战犯的话,王振首当其冲,接着便是这群逃跑的边将。
“朕打算,从今以后,废除武勋的职位继承制!”
站在朝堂上的文臣,脸上虽然波澜不惊,内心狂喜。
这波,是对武勋集团的巨大削弱啊。
“陛下,圣明!”这群文臣,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朱祁钰看见他们嘴角快压不住,心中好笑。
你以为,我只对武勋集团动刀子吗?你们文臣,也别想好过,到时候可别喊疼。
而朝堂上那群武勋呢?他们都是新提拔上来的,绝大多数人的身份,同样是武勋二代。
由于是萌新,结合皇帝前面的做法,他们更是一句意见都不敢提,生怕自己也被拉去斩首。
真的是被前辈们坑惨了。
这时候,却有一人站出来公然唱反调,他,就是于谦。
“陛下,臣以为,不可。”
“有何不可?”朱祁钰皱眉不悦。
“爵位继承制,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上可追溯到秦汉,这是维系武将忠诚度的手段。”
武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工作,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
古代人的传统观念是,为子孙后辈谋幸福。
如果这都做不到,我还为朝廷卖命干嘛?
“那好,于谦,朕问你,文官可有继承制度?”
“没有。”
“那你,对朝廷忠诚吗?”
于谦皱眉:“陛下,这不一样。”
朱祁钰反问道:“有何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