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0章 土木之变【1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嬷嬷,收拾下东西,该搬家了。”

吴宛筠愣了一下,问道:“钰儿,你这是何意呀?”

朱祁钰将圣旨丢过去:“皇兄让我去京师居守。”

所谓居守,就是当一个吉祥物,待在那里就行,直到圣驾回归。

如果真的有敌军来犯,其实朱祁钰也没有调兵权和指挥权,他最多就是上城墙鼓舞一下士气。

不需要做什么,你也不要做什么。

尽管圣旨中言辞客气,但,若是犯了出格的错误,说不定还会被清算。

朱祁镇或许不会,可是那个妖后呢?

接到圣旨的第二天,朱祁钰携母,带着简单的行李,上了车队。

而宋晟等人,他们等郕王殿下离开之后,才会赶往顺天府。

车队是由金吾右卫组成的,声势浩大,沿途中百姓见之,须跪拜行礼。

三天后,抵达顺天府。

“郕王殿下,居所到了。”

他们所居之地并不在皇宫,而是在宫外不远处的宅院里。

此处阁楼,平日里是用来招待外国使臣的。

吴宛筠皱眉,她对住的地方非常不满意,觉得被歧视了。

说实话,真不能怪朱祁镇,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是孙太后安排的。

朱祁钰轻笑一声,拍了拍吴宛筠的手:“嬷嬷,没事,这么多年,我们不也是过来了?”

对呀,又不是第一天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哪怕过年过节入宫请安,住的也是偏殿,隔壁就是冷宫。

这肯定不符合礼法的,但是礼法的最终解释权,在别人手里。

习惯就好。

吴宛筠看着儿子满脸不在乎,假装坚强的模样,不由得心揪,再次埋怨起自己那卑劣出身,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她不知道,朱祁钰是真的无所谓,反正不用过多久,自己就要进宫,再也不出来了。

朱祁钰负手而立,他站在阁楼上眺望北方。

“如果《明实录》没有胡编乱造的话,如今他们应该到了居庸关。”

“好戏,就要开始了。”

圣驾车队,在甲午日(七月十五日)从紫禁城出发。

“是夕,车驾次唐家岭。”——《明英宗实录》

查看地图,唐家岭在海淀区,距离故宫大约246公里。

一天行军这么长的距离,正常吗?其实还挺正常的,属于正常行军速度。

影视剧中,士兵俱甲行军的场景,纯属摆拍,现实中一般不会存在的。

“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明会典》

一副甲胄就这么重,士兵光是走路就耗费了大量体力,万一遇到敌袭,如何应对?

有个名词叫做“辎重”,不仅是运送粮草、火器、武器,还有甲胄的。

行军的时候,明军通常只会穿着轻便的布面甲。

这种行军速度,后勤“辎重”队伍,基本可以跟得上。

七月十六日,军队抵达龙虎台(今海淀区,距离紫禁城约47公里)。

七月十八日,军队抵达居庸关(今昌平区,距离紫禁城约56公里)。

行军速度明显放缓了,因为,昨天是太宗文皇帝的忌辰,龙虎台就在明十三陵附近,朱祁镇派官员去扫墓了,他自己没去。

朱棣:“真是孝死我了。”

军队抵达居庸关的时候,群臣上谏,希望皇帝在此处驻跸,休整大军。

朱祁镇却大手一挥,豪迈说道:“军情要紧,岂能懈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