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钰对于谦的感情,现在十分复杂,尤其是看到了后世的评价。
哎,这还有人跟我说,哎,怎么后人对于谦一个臣子的评分,比你这个皇帝的评分高呀?
你这么认这个评分系统干什么呀?啊?
他会把人的付出给异化掉的,懂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异化跟具体化?
你能说,你能这么讲吗?
我跟你打个比方啊,比如说你本来是一个潇洒闲王,突然你那个当皇帝的哥,踏马的非要装逼去御驾亲征,然后在土木堡拉屎被抓了,一群大臣闯入你家,求着让你回宫监国,主持大局。
而你呢,没读过书,没学习过《帝经》,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郕王。
然后坐上皇位一看,你玛德什么大明精锐尽毁,内阁武勋团灭大半,国库没钱,经济崩溃
每天早起开什么朝会,看着一堆奏章无从下手,这个那个什么的尚书侍郎,上来就教你当皇帝。
早九晚六处理着堆积成山的奏章,经常加班到深夜,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吃住都在乾清宫,连嫔妃都无暇顾及。
完了,后世抖音史官一结算。
哎呀,于谦得了,mvp!
一看你这个皇帝整天在皇宫里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于谦一个文官首次出去领兵打仗,就取得了巨大胜利。
景泰帝就是躺赢狗!朱祁钰这个皇帝的评分就是30!
于谦率领着二十二万由百姓和军户鱼龙混杂的军队,坚守顺天府九大城门一个月,最终把十万瓦剌骑兵打退,130的carry局。
能这样算吗?啊?
如果没有我授权调兵,于谦能在短时间内召集两京、豫地备操军,鲁地、南京的备倭军,以及江北和京师诸府运粮军进京护卫吗?
就凭他一个兵部尚书,能有这么大能耐?能喊得动那群武勋?
如果没有我强烈坚定“死守顺天府”的决心与立场,如果没有我制定明确的赏罚政策,暂时赦免土木堡之变获罪的将领,并战前赐封爵位给他们打鸡血。
于谦能有将领可用?他亲自冲下去跟残暴的瓦剌军拼刺刀是吧?
你告诉我景泰帝是不是躺赢狗?
马勒戈壁的,真的是神经病,你那么在意这些历史评分干什么?那不是具体看你做了什么吗?
我有没有把控朝纲?我有没有少批阅一本奏章?我有没有稳定人心?我有没有绝对信任于谦?我有没有做好战前战时的英明决策?
还搁这评分评分,傻逼啊,老注意这评分干嘛呢?整个大明不都是一个集体吗?你发光发热就好了呀。
石亨、陶瑾、刘安、朱瑛、刘聚、顾兴祖、李端、刘得新、汤节这群将领有没有守好城门?
孙镗、王敬、武兴、王勇这群出去迎战的将领有没有临阵脱逃?有没有抱着必死之心跟瓦剌军浴血奋战?
二十二万将士有没有用生命去保卫京师安危,死守坚决不退让一步?
难道京师保卫战,是于谦一人单挑十万瓦剌军团灭的?
我就说史官畜生群体,懂吗?天天在那边躺赢局,躺赢局。
给人踏马打分评分,我最讨厌就给人评分了,评分不就是给了朱祁镇羞辱我的机会吗?
哎,景泰帝躺赢局躺赢局,没有于谦你屁都不是。
【以上一段玩“小明剑魔”的梗】
功高盖主的憋屈,朱祁钰这次是深有体会了。
再加上夺门之变时,于谦不闻不问的做法,更让人心凉。
虽然说,朱祁钰那时候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还没有接班人。
可是,你扶持朱见深,甚至襄王朱瞻墡,也好过让朱祁镇这个叫门天子复辟好呀?
但凡换个人登基,朱祁钰的下场或许都不会那么悲剧。
兢兢业业八年,到头来只换来了一个“戾”的谥号,断子绝孙、帝陵被毁、家人被逐、嫔妃陪葬、女儿终身未嫁。
朱祁钰实在是看不懂,后世有部分人提出来的于谦“阴谋论”。
抛开认不认可于谦是民族英雄这个立场不谈,可是有博主为了证明于谦有问题,却给朱祁镇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强行洗白,是不是就有点魔怔了?
+++++++++
只要认真的研究过史料,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朱祁镇能做出御驾亲征,身陷瓦剌这种蠢事,都不会觉得奇怪。
至于瓦剌是来朝贡的,半路遇到兵变受困的朱祁镇,诚惶诚恐的想要将明皇帝护送回京的这种说法,就属于典型的抛开前因不谈,只谈“人性”。
谁家好人朝贡之前,先把你家拆了呀?居然还把也先塑造成一个大明忠臣?
宣德和正统年间,明朝对长城以北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减弱,瓦剌屡次南下犯境。
“正统十二年,瓦剌寇宁夏,掠边民,守将张钦率兵御之,斩获甚众。”——《明实录·英宗实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