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目前,纪羽被寄养在宋氏。
朱祁钰如实奉告,没想到宋晟居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这样的态度,让朱祁钰高看几分。
若是被孙太后发现,那可是灭族的祸事呀。
宋晟只是将纪羽收养在自家庭院,其他叔侄都无可奉告,不曾知晓此人。
朱祁钰今日出行,并没有穿龙袍,而是一身素麻衣。
“殿下来啦?”宋氏族人都认识他,纷纷恭敬行礼。
“诸君,别来无恙?”
“自从殿下驾临,真是蓬荜生辉呀。”
朱祁钰观察对方脸色,看起来不像是吹捧奉承,挑眉问道:“哦?何出此言。”
“殿下,我家大郎殿试考中二甲,被圣上亲赐进士出身。”
“不错不错,恭喜恭喜。”朱祁钰笑了笑。
一甲便是及第,俗称三鼎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的排列顺序是4-150名,赐进士出身;
三甲的排列顺序是150名开外,具体人数随招录波动。
前面提到,在张太皇太后临终前,杨傅提出的三个问题,其中涉及到方孝孺诸臣遗书。
后来,正统皇帝在此基础上,再次大赦,允许方孝孺同党后裔可参加科举。
之前的茂州宋氏,就十分悲催的被划入“同党”。
如今解禁,没曾想,第一年便有人高中进士!确实可喜可贺呢。
从隋朝开科取士以来,直到清朝最后一届科举为止,在这一千多年里,只产生了十万名左右的进士。
可以想象得出,其中含金量有多大?
古代人还是信命的,宋氏族人都认为,是郕王殿下的到来,给宋氏带来好运,心中尤为感激。
甚至有人这么想过,之所以能解禁,或许就是郕王殿下为他们争取而来的。
朱祁钰心里嘀咕,没有的事,他目前在宫里没有任何话语权。
你们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晚生宋培,挚谢郕王殿下栽培之恩。”一名大约而立之年的男子,神色激动的跑过来行礼。
能从众多江南高族士子中杀出重围,他不觉得是自己的本事,郕王殿下应该出过一份力。
“哎,免礼。”
“下臣,必须跪谢!”宋培不愿意起来。
其他人不知道,他心里门清得很。
当时出了考场,觉得自己考砸了,束股部分没写好,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谓八股文,答题方式必须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解题步骤,缺一不可。
结果却出人意料,此非天意,定是人为!
没错的,必是郕王殿下背后出了力。
此番提携之恩,真是没齿难忘!
宋培,哭了。
朱祁钰真不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那么丰富,他关切询问:“有无考上庶吉士?”
明代的一甲进士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二甲进士大部分被分配到六部,差点的在九寺。
翰林院,又被誉为内阁人才培养基地,古代文人墨客的荣耀殿堂。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