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忙碌了一天一夜,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明英宗的骸骨逐渐显露出来。
明代皇帝的葬法大都是“北斗七星”葬式,即死者身体仰卧,但四肢摆放的位置十分独特。
头微微右倾,右胳膊向上弯曲,右手放在脸的旁边,扶着面颊,左手向下弯曲,自然放在小腹位置,左腿正常伸直,右腿向外弯曲。
尸体扭曲形状,因类似北斗七星的布局而得名。
当覆盖着尸骨最后一层锦衣袍料被提取出来后,熏黑色的尸骸显露出来。
朱祁钰眯起双眼,他在心中默念。
“真没想到,你我兄弟二人,再见面竟是这样的场景?”
朱祁镇没有回话。
他的嘴巴微张,戴着乌纱翼善冠的干涸颅骨,微微右倾,空洞眼眶望去的方向,正对准21世纪的朱祁钰。
“天呐,历经五百多年,尸体竟然没有腐烂?”
没错,骸骨呈干尸状态,若是按压肌肤的话,还能清晰感受到触感。
张教授狂喜,这是一件绝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考古发现。
一具帝皇干尸,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目前为止,比较出名的干尸就是辛追夫人和楼兰美女。
那么问题来了,明英宗是如何实现肉身不腐的?
……
张教授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连忙指挥:“将这套龙袍,小心翼翼的扒下来。”
朱祁镇尸骨上穿着的,是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
由于做好了万全准备,大概率是可以完整无缺的保存下来,终有一日,重现人间。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帝皇下葬时穿的龙袍,并不是日常穿的那套,是特别定制的。
平日里,明帝皇多穿红色龙袍,因为朱姓,崇尚火德,所以明朝对红色尤为偏爱,这是明代龙袍最常见的颜色。
其次,还有玄色龙袍,主体为玄色,带着部分红色,通常出现在明初时期;
以及较为罕见的白色龙袍,会在特殊场合与节日穿戴。
明朝皇帝也穿黄色龙袍,不过,此黄色理应是延续唐朝传统的赭黄色,即颜色较深的土黄色,黄中带赤。
明代初期,黄色并非皇帝的专属颜色,从永乐大帝开始,才逐渐成为。
或许是朱棣立下祖训:“在正式场合(祭祀、阅兵、大典)中,明帝皇须穿戴黄色龙袍,以示尊贵。”
而随葬的黄色龙袍,实则亮黄色,乃冥器。
搞笑的是,这亮黄色被清代学了去,设为帝皇龙袍常服颜色。
更搞笑的是,后世绝大多数影视剧未经考究,无论哪个朝代都是亮黄色龙袍。
朱祁钰敏锐的发现,皇兄尸骨向下弯曲的左手,手里居然攥着一枚玉佩!?
没错,正是另一半天机琳琅。
他瞬间联想到,前世自己下葬的时候,是不是也将天机琳琅这样拿在手中?
“这块玉是?”张教授伸长脖子,一眼便相中此物。
他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将天机琳琅从明英宗尸骸手中取下来。
“抓得还挺有劲。”
张教授拿着玉,跑到一旁的水盆中清洗。
当然,对于珍贵文物,并不是用普通的清水,而是特殊的清洗液。
将表面的污垢清理干净后,天机琳琅恢复了原来的光彩。
张教授打开弱光手电筒,在角落里欣赏着这块由和田白玉制作而成的鲤鱼状配饰。
“太漂亮了,巧夺天工!真是一件天下难得的至宝!”
他的一番感慨引来别的专家围观,天机琳琅被传递在各人手中,纷纷称奇。
“等等!”
张教授骇然发现,这块白玉的纹路?
难道和学生朱祁钰那块玄玉,是一对的?
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张教授拔腿就跑。
考古工作仍在继续,朱祁镇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被完全褪下,小心翼翼的装入真空保温箱里。
张教授回来了,他手里攥着朱祁钰的玄玉,与刚才出土的白玉放在一起对比。
他的脸色逐渐凝重,眼神望向一旁俯着身子清理棺内陪葬品的学生。
“难道,我的猜想是对的?”
结合过去,名字、玉佩、见识所有都对得上!
科学的尽头,莫非真是玄学?
“祁钰,你过来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