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章:进入裕陵(二)【1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裕陵,是明十三陵中最扑朔迷离的一座。

因为朱祁镇没有预先建造陵墓,到他死后才建的,他死前立下遗诏,让皇后与他合葬,还有其他妃嫔死后,让她们都葬在裕陵。

那么问题来了,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并不是钱皇后啊。

生下朱见深的是周贵妃,母凭子贵,后来成为了周太后。

周太后并不愿意钱皇后和其他嫔妃与英宗合葬。

但是,此乃英宗遗诏,不得不尊崇,于是,周太后和大臣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争着争着还没有讨论出个好歹,万万没想到,在成化四年六月,英宗的钱皇后居然病故了?

这就坏了,你总不能把人家的遗体晾在一边吧?

周太后对钱皇后的丧礼是百般阻挠,她根本不同意钱皇后进入裕陵,她只想着自己一个人跟英宗合葬。

理由是,钱皇后没有儿子,应该比照宣宗朱瞻基胡皇后之礼,让她葬到别处去。

但是有英宗遗诏在,又有明朝礼法在,当时很多大臣不同意周太后的看法,他们为之据理力争。

时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彭时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皇上大孝,当以先帝之心为心,先帝待慈懿娘娘始终如一,今若安厝(钱)于左,虚其右(周)以待后来,则两全其美,庶不失先帝之意。”

当时主持修建裕陵的太监动了手脚,原本朱祁镇是打算让皇后嫔妃与自己全部葬在一个墓室之中,没想到他们搞出来两个墓室,且不相通。

明宪宗朱见深当时很无奈,他夹在英宗遗诏和礼法还有母亲的诉求之间,左右为难。

他叹了一句“朕心终不自安”,然后没几年驾崩了,又将这个难题留给他的儿子明孝宗。

等到所有人都换好防护服后,张教授拍拍手,示意大家集合。

“前些日子,部队的同志已经帮我们清理了现场,并且加固了地宫入口。”

因为一场地震,裕陵的地宫入口直接被暴露出来,根据先头部队勘探,怀疑地宫内部的穹顶也受到了影响,裕陵很有可能随时坍塌,从此长眠地下。

最要命的是,近段时间大雨不断,雨水渗入地宫,已经对地宫前殿的陪葬品文物造成破坏。

目前还不知道,英宗皇堂和皇后玄堂是否浸了水。

所以,才要进行抢救性挖掘。

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任务,因为在此之前,此处余震不断。

万一,在挖掘过程中,这片区域又一次发生强震怎么办?

穿过金刚门,随行的方远打开柔光手电筒。

一路走在隧道劵,映入眼帘的,墓道两边竟然有壮观的龙形浮雕,浮雕用和田玉石雕刻而成,其工艺之美,令人赞叹。

张教授激动道:“快,快用三维扫描仪记录下来!还有你们几个,将浮雕从墙壁剥离,记住,万分小心,千万不要毁坏文物。”

考古队员一路前行,不知不觉眼前出现了岔路口,见到眼前景象,他们停住了。

有人问道:“怎么走?”

张教授望了眼朱祁钰,他呵呵笑道:“祁钰,你的看法呢?”

其实,关于挖掘计划,早就开会讨论过,只不过当时朱祁钰在国外,没有参加。

张教授如此问道,是想考考学生有没有做过功课。

朱祁钰直接回答:“周太后薨于弘治十七年,明孝宗召集大臣进宫商议。”

“根据《李东阳对录》记载:上袖出裕陵图一纸,指示陵门内有二隧道,其一西行北转而至者,为英宗皇堂。虚其右圹而中有道,可通往来,其一东行北转而至者,为孝庄玄堂,相去可数丈,中隔不通。”

“西行北转为英宗与周皇后墓室,东行北转为钱皇后墓室,具体先去何方,就看你们自己决定了。”

根据明朝礼法,“正中为尊,左位次之。”

如果明英宗和两位皇后在一间墓室中合葬,那么他的棺椁必定要摆放在中间。

由于分开两间墓室,所以往左边隧道走,就是英宗皇堂。

周、秦、汉时,以“右”为尊,从东汉至两宋,逐渐形成左尊右卑。

到了元朝,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复改“以左为上”的礼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