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热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我忙完公司这边的事,会另外给你们安排。”
方大民和欧玉玲不觉得儿子说大话了。
光那个预制菜要是能做起来。
比开大酒楼都强。
夫妻档的快餐店确实累。
万一累出病了。
岂不是拖累儿子。
现在跟夏知节算是准亲家。
再在厂职工小区将小卖部开起来,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方燃,我觉得啊,如果你这个预制菜做得好了,在我们桂城也弄吧。”欧玉玲建议。
方大民马上反驳:“不行!我们那个小地方,人太少了,也舍不得花钱,预制菜没搞头的。”
“怎么没搞头啊?你去大酒店喝喜酒,一下几十桌,那些菜都是现炒的啊?至少一半的菜品提前预制!弄个像财大食堂那样的配送中心,给各大酒楼、星级宾馆供应预制菜半成品,既省成本又省时间,销路肯定不愁。”欧玉玲很笃定地道。
方燃站老妈这边。
千禧年前后,餐饮预制菜已经萌芽。
其实自从肯德基和麦当劳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没有厨师的中央厨房模式,就已经催生出不少为其提供服务的净菜加工配送工厂。
而后的饺子等速冻食品本质也是预制菜。
更多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悄然兴起。
只是物流和冷链还没发展起来。
像后世各大电商平台售卖的袋装预制菜尚未普及,当下半成品、成品预制菜只是专供星级宾馆、大酒店、连锁餐饮品牌。
信息传播渠道有限。
媒体也不会特意报道。
因而民众对预制菜没有什么认知。
再加上普遍收入偏低。
难得去一次大饭店吃饭,注重的是价格,只要经济实惠就行。
是否现炒不讲究那么多。
后世有段时期,关于预制菜引发极大争议,就是预制菜进入校园配餐,从而又让不少民众对预制菜担忧。
哎……
早在千禧年,去一些大酒店喝喜酒,就已经在吃预制菜了。
并不是预制菜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品质把控不到位,比如食材新鲜度、添加剂使用等等监管滞后,才让消费者对预制菜产生信任危机。
财大食堂推出的千禧年年夜饭,因为是根据网站充值卡用户预先下单,以订单制作,再加上财大作为211院校,对食堂食材采购、加工流程监管严格,菜品品质反而远超校外大小餐厅。
不但不愁销路。
恐怕还会供不应求。
至于随后跟进的财大食堂预制菜。
受物流和冷链双重限制。
扩张不会快。
这恰恰保证了菜品的品质。
但要是像老妈建议那样回老家也弄预制菜。
那就没必要了。
财大的模式极难复制。
专注做好中海的市场就行。
站台广播响起列车即将发车的播报。
方大民抱了抱方燃,拍着他的肩,说:“确定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先打个电话。”
“我和你爸回去就将快餐店给转了,然后开个小超市,小雪妈妈说了,她帮着在厂职工家属小区外面找门面,你就不用担心我们,好好工作好好上课。”欧玉玲握着方燃的手,说着说着,两眼就湿润了。
方燃点头再点头。
与夏小雪一道送爸妈们上车。
列车车厢门关闭。
又是预示离别的车轮‘哐当’声响起。
隔着车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