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他孩子也都一脸兴高采烈地打开红包看,果然她们也是一毛钱。
几房的大人也都给了红包,跟老太太的一样,都是一毛钱,今年比去年多挣了些钱,所以也都大方了些。
陈凤妹在心里默默算着账,三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家有三个,大房有四个,这么一算,最吃亏的还是三房,哦,还有小姑子。
如今宋秋霞是在娘家住,这过年自然也是给几个孩子发了红包,不过没有他们多,只给了五分钱,图个吉利。
一群孩子拿了零花钱就要跑去小卖铺里买东西,外面也有不少的孩子一起冲着跑着,乌泱泱的。
买完东西,一群孩子又兴高采烈的往回走。
四妮见二姐没买吃的,就把自己手里的糖果和桃酥分给二妮。
二妮看妹妹要分给自己,也拿了一颗糖果:“谢谢四妮,二姐吃这个就够了。”
“二姐,你为什么不买东西吃啊,咱们手里的钱能买好多东西了。”四妮问道。
“我想自己留着。”二妮说道,这些零食三叔回来时,都给他们分了不少。
以前她是想留着自己买作业本和笔,但现在这些东西爸妈都给她们买了,她就想着把这些钱存下来。
四毛钱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那我再给你一点吧。”四妮又把糖果和饼干分了一些给二妮,反正过年她们有不少零食,也不差这一点儿。
大妮见状也分了一些给妹妹,她这次只花了一毛钱,剩下的还放在兜里呢,听到二妮的话,也想着把钱存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大房和二房就回娘家走亲戚了。
宋有根和孙秀莲两个老人不用招呼客人,在家里又闲不住,就到村里其他人家串门去了。
正巧其他人也在村里的老树下唠嗑,村里人看见他们,都热情的打招呼。
“哎哟,宋大哥,嫂子,你们这是又穿上新衣服啦!”其他人看到两人一身新的行头,就羡慕地说道。
“哟,还有帽子呢,这应该也是你们家青山给买的吧?”
“是哟,你们家这孩子可真孝顺。”
明明以前大家还看不起宋青山呢,觉得人家偷懒,是个没出息的。
现在谁曾想,人家都搬到城里去了,现在还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在谁还不知道人家是个有能耐的。
“可不是嘛,那孩子孝顺,每次回来都给我们带不少东西。”孙秀莲乐呵呵的炫耀:“就这一身衣服,还是青山他媳妇儿到供销社特地挑的呢,我们不穿还不行。”
“哎哟,小玉这么孝顺,你跟宋大哥可真有福气了。”
其他人被她这话说的羡慕,想到自家的儿媳,不想尽办法从公婆手里拿东西就谢天谢地了,更别说给他们买衣服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你们家青山现在可是妥妥的城里人,跟我们这些泥腿子是没法比喽。”有人酸溜溜地说道。
“哎,大嫂,你们家青山在城里做什么买卖啊?”
有人之前就问过宋家人,宋青山他们进了城里,吃喝怎么解决,又不像厂里的工人一样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那生活能不要钱吗,总不能坐着等吃吧。
“是啊,青山要是有什么门道跟我们也说一下呗,可不能肥水流外人田啊!”有人说道。
想到前两天宋青山骑自行车回来过年,还拿了那么多东西,他们就眼馋得不行。
“是啊,大嫂你跟我们说说呗。”
孙秀莲和宋有根被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着,愣是插不上话。
好不容易找到说话得间隙,孙秀莲就说道:“其实也没什么,青山也就在城里开了个铺子而已。”
其实她早就想出去和村里人炫耀,但又怕他们知道后,有那个厚脸皮的,也要青山帮忙,所以先前就随意提了一嘴。
宋家其他只知情的人也都没往外说,大房是闷葫芦,这些事肯定是不会说出去的。
二房是担心别人知道了也会跟着做,那要是众人都知道了这个赚钱的法子,都来分一杯羹,人多肉少,他们还能赚到几个钱。
所以一家人嘴都特别严实,谁也没往外说,就怕别人跟自己抢着做买卖。
村里人之前只知道是在城里做点小买卖,还有些不以为然呢,现在猛然听到开了铺子,跟晴天霹雳似的,一个个都傻眼了。
“宋大哥,这是真的啊?你们家青山这不就是做那投机倒把的事吗?”有人问道。
宋有根眉头一皱,反驳道:“这不叫投机倒把,现在早就能光明正大做生意了。”
“做生意,那早几年都是投机倒把的事情,谁知道以后能不能干呢。”
那人撇撇嘴,不怀好意的说道:“之前那些年不是打击的很厉害吗,你们就不怕青山被上面的人抓起来。”
孙秀莲听到这话,还没出口骂人,村长就站了出来:“老六,你可别胡说,宋老弟说的是真的,国家早就出政策了,现在允许做买卖,也不会抓人。”
村长在村里人心里还是有威望的,听到他这么说,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他们的话,不过也有人不太相信他们真的开了铺子,说不定就是小打小闹。
“宋大哥,嫂子,你说的是真的假的?青山在城里开了铺子?”
“是啊,你们可别吹牛啊!”那城里寸土寸金的,咋还能开铺子呢。
“就是,吹牛谁不会啊,小心被打脸。”
也有人不相信,觉得他们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