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6章 销毁毒气弹【1 / 2】

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致命情报

审讯室的煤油灯在风中摇曳,将墙上的人影拉得忽长忽短。陈长安盯着眼前这个鼻青脸肿的日军飞行员,对方军服上的少佐肩章已经被扯掉了一半。审讯桌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稀粥,俘虏的视线不时瞟向食物,喉结上下滚动。

\"姓名?军衔?所属部队?\"陈长安用流利的日语问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南部手枪。他的指节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俘虏的嘴唇颤抖着:\"山本山本一郎,陆军航空兵少佐,隶属太原第23飞行战队\"他的目光再次飘向那碗稀粥,干裂的嘴唇不自觉地舔了舔。

陈长安注意到这个细节,故意将粥碗往俘虏面前推了推,又突然拉回。\"说说吧,你们这次执行的是什么任务?\"

\"例行例行侦察\"山本的眼神闪烁。

\"砰!\"陈长安突然拍案而起,桌上的手枪都跳了起来。\"撒谎!\"他一把揪住山本的衣领,\"你们的轰炸机挂载了特殊弹头,是不是?\"

山本的瞳孔骤然收缩,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不是\"

赵刚手中的钢笔\"啪\"地折断,墨水溅在审讯记录上晕开一片刺目的蓝。张大彪猛地踹翻凳子,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畜生!这些狗日的畜生!\"他一把揪住俘虏的衣领,\"你们还是不是人?对着老百姓用毒气弹!\"

陈长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如刀般盯着山本:\"具体是什么毒气?投放时间?目标地点?\"

山本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渗出血丝:\"是是芥子气和路易氏气混合弹太原兵工厂秘密生产的\"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下周三目标是\"

突然,他像是想起什么可怕的事情,浑身颤抖起来:\"不,我不能说他们会杀了我妹妹\"

陈长安缓缓起身,从腰间取下一个绣着樱花的荷包——这是在上次空战中从击落的日军飞机残骸中找到的。荷包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樱花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山本看到荷包后猛地瞪大眼睛,不顾一切地想要扑过来:\"这这是\"

\"你妹妹在大阪医学院二年级,学号19xxx。\"陈长安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她每周都会给你写信,对吗?最后一封信里,她说反对这场战争\"

山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软在椅子上:\"在在阳曲县老君山有一个联队的守备部队\"他的声音嘶哑,\"正门有两个机枪碉堡西侧悬崖有条秘密小路每天凌晨三点换岗\"

走出审讯室时,黎明的寒气扑面而来。陈长安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刺痛了肺部。他转向赵刚:\"立即给总部和2号首长发报,用最高密级。\"

电报室里,林小曼纤细的手指在发报键上飞舞,加密电文化作滴滴答答的摩尔斯电码穿透夜空。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手指微微发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颊上。

陈长安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阳曲县老君山的位置被红笔重重圈出——那里距离根据地足有八十公里,中间要穿越三道日军封锁线。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据点、巡逻路线和可能的埋伏点。

\"旅部回电!\"林小曼摘下耳机,声音因激动而发颤,\"2号首长命令我们立即制定作战方案,总部特派化学武器专家明天就到。还有\"她压低声音,\"首长特别嘱咐,要保证那个日军俘虏的安全。\"

陈长安眉头微皱:\"为什么?\"

\"据说他妹妹是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

(2)沙盘推演

作战室里,新搭建的沙盘占据了整张八仙桌。微弱的煤油灯光下,沙盘上的地形栩栩如生。陈长安用一根细长的树枝指着黏土捏成的山形:\"老君山仓库建在天然溶洞里,只有一个主出入口,易守难攻。\"树枝划过沙盘,在模拟溶洞的位置点了点,\"但根据俘虏口供,这里有一条采药人走的小路,可以绕到后方。\"

炮兵连长王铁柱蹲下身来,粗糙的手指在沙盘上比划着:\"正面强攻就是送死。一个联队至少有十二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四门迫击炮。\"他的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这些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能覆盖整个山谷。\"

新来的化学武器专家王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充满忧虑:\"最危险的是这些毒气弹。\"他指着沙盘上几个红色标记,\"芥子气和路易氏气混合后,毒性会增加三倍。一旦泄漏,方圆五公里都会变成死亡地带。\"他拿出一张图纸,\"这是根据描述绘制的毒气弹结构图,引爆时必须确保完全销毁。\"

陈长安闭目凝神,意识潜入战场模拟系统。无数种进攻方案在脑海中闪现又破灭:空降部队突袭、挖掘地道爆破、火攻每种方案对应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空降方案需要精确的跳伞技术,但山区风向多变,预计会有40的伤亡;地道方案虽然隐蔽,但耗时太长,日军随时可能转移毒气弹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声东击西!陈长安猛地睁开眼,抓起树枝在沙盘上划出一个大圈:\"看这里,五公里外的马庄据点,是日军通讯枢纽。\"树枝又指向另一处,\"十五公里外的青龙桥,囤积着他们半个师团的军粮。\"他的声音越来越快,\"如果我们同时在三个以上方向发动佯攻\"

系统推算结果显示:多线佯攻方案成功率能提升到47,预计伤亡减少62。但这个数字仍然让陈长安胃部发紧——这意味着至少会有三十名战士永远回不来。

\"需要精确的时间配合。\"赵刚皱着眉头说,\"各部队必须严格按时间表行动,差一分钟都可能前功尽弃。\"

\"通讯是个大问题。\"通讯排长插话,\"山区信号不稳定,我们的步话机有效距离只有五公里。\"

陈长安沉思片刻:\"用信号弹和预定时间的炮击作为同步信号。a队拿下马庄后立即发射红色信号弹,b队在青龙桥得手后发射绿色信号弹\"

凌晨三点,作战方案终于成型。陈长安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将厚达二十页的计划书交给通讯员:\"立即呈送旅部。\"他转向赵刚,\"通知炊事班,给战士们加餐。明天开始高强度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