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27章 经济调整(一)【1 / 2】

一贱下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6月25日,始兴港(今温哥华岛维多利亚港)的天空澄澈如洗,海面上波光粼粼。

一支由八艘武装商船、两艘物资补给船、三艘移民专用船组成的支援舰队,在无数亲人的目光注视下,依次缓缓驶出港口,前往遥远的南方。

码头上,送行的人群熙熙攘攘,妻子紧紧抱着孩子,老母亲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年轻人们则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向船上的亲人道别。

这是自战争爆发两个多月来,新华的第二次大规模军事调动。

随着前线捷报频传——陆军攻入西属墨西哥腹地,夺取新加利西亚省首府瓜达拉哈拉城,海军也将西班牙人悉数封锁在岸上,片帆不敢下海--新华政府决定加大攻势,给西班牙人再上一点“强度”。

于是,军部受命在国内征召一千五百名预备役士兵(皆由退伍军人组成),然后将其编为三个混成营和两个炮兵连,同时还征召了一千三百名地方土著仆从军。

这些部队经过短暂恢复性训练后,便悉数装运上船,开赴西属美洲战场,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战果,对西班牙人施加更强大的军事压力。

在送行的官员中,内阁总理李良、财政部负责人邓智宸和陆军部副部长、总装备司负责人郑立辉站在码头一侧的高台上,默默注视着船队渐行渐远。

“又是一批新华好儿郎啊。”郑立辉轻叹一声,打破了沉默。

李良点头道:“但愿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邓智宸推了推眼镜,没有言语,只是下意识地摸了摸公文包,心里再次飞速地默算了一下此次远征的额外财政支出、抚恤金储备以及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连锁影响。

送行仪式结束后,三人登上了一辆黑色马车,沿着港口大道返回城中。

马蹄铁敲击路面的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车厢随着路面的起伏微微晃动。

“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各方面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了。”李良率先打开话匣,眉头微蹙,“前线的胜利固然重要,但后方的稳定才是支撑这场战争的根本。我最担心的就是经济和民生问题。老邓,财政部最近的压力不小吧?”

邓智宸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扶了扶眼镜:“确实如此,总理。压力是多方面的,而且正在叠加。首先也是最致命的,就是与西班牙的走私贸易完全断绝,导致国内许多工厂面临严重开工不足的问题。”

“你也知道,我们超过六成的产品原本是通过各种走私渠道销往西属美洲,甚至还有一部分高价值商品,比如优质皮毛、高级玻璃器皿、化学染料等转口输往欧洲。现在这条路断了,而国内市场……”

他苦笑一声,“我们只有区区三十余万国民,嗯,准确地说,应该是三十四万人。但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还是处于拓殖服务期的移民,由政府管吃管住,每月就发六七角的零花钱,别说买布匹、铁器,就连买块糖都要犹豫半天,消费能力基本等于零。即便,加上数十万附属的地方土著部落人口,其有限的购买力,也无法完全填补西班牙人空出来的巨大市场空间。

“虽然,我们新华尚未完全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但依托蒸汽动力、初步的机器生产和流水线分工模式,我们的工厂所爆发出的产能依旧惊人,远远超出了我们自身人口的消耗能力,甚至也超出了周边土著部落的消化能力。现在生产出来的巨量商品,陷入到无有市场消化的境地,导致库存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停滞,已经严重制约了工厂的再生产循环。”

“我们不能将这些积压的库存商品,或者说市场无法消化的商品赊给国内居民吗?”郑立辉身体前倾,提出一个在军人看来很直接的解决方案,“先让他们用起来,钱以后慢慢还。”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消费信贷的概念和习惯。”邓智宸笑着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再说了,那些大多刚从故土而来的移民,朴实而又节俭,口袋里连钢镚都没几个,你还指望他们敢以赊销的方式,购买‘过量’的商品,进行超前消费?这既不现实,也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社会问题。”

“那北瀛岛(北海道)、外东北呢?那里好歹也安置了二三十万人口,多少能消费一点本土的商品吧?哦,对了,还有朝鲜、日本那些市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李良问道。

“北瀛岛和外东北倒是也能消化一些商品,但那里仍处于拓殖开发阶段,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和工人群体,移民们也是一个个都穷得叮当响,消费能力相当有限,最多购买些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邓智宸叹了口气,“至于朝鲜和日本嘛,我们目前还未打开他们的市场大门,根本无法销售我们的商品。除非……”

说着,他看了看李良,其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嗯,我觉得,打完西班牙人后,可以对朝鲜动手了。”郑立辉接过话来:“这个半岛王国,军备废弛,而且地形三面环海,国土纵深也不大,正适合咱们拿来练练手,磨磨刀锋。要是能将其一举征服,不仅可以为我们开辟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市场,还能断清虏一臂,压缩他们的战略空间。”

“朝鲜的事,我们以后再说。”李良将话题又重新拉回来:“既然对外贸易萎缩,那财政收入是不是垮了一大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