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23章 “补给链”(三)【1 / 3】

一贱下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是说位于前方的靖远堡、南平堡、通远堡(今长滩港)、西陵堡(今蒙特雷市)等沿海据点串起了新洲**共和国对西战争漫长而稳定的物资补给线,那么渝州城(今旧金山),便是这条补给线的“脉冲点”,成为这场战争中最不可或缺的后勤中枢。

永宁湾内,桅杆如林,帆影蔽日。

原本宁静的海湾,此刻被无数的船只填满。

各式各样的船舶挤满了泊位,从大型远洋运输船到小巧的沿海驳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扩建后的栈桥旁,随着波浪轻轻起伏。

那艘新华镇国神舰“破浪号”威风凛凛正停泊在新扩建的栈桥旁,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新洲共和国的海上实力。

来自本土的“捷运-9”号、“捷运-10”号两艘运输船刚卸完满仓的小麦和玉米,空出的货舱又立刻被移民拓殖部的官员征用,准备装载新的一批青壮移民送往南方拓殖点。

不远处,隶属于美洲贸易公司的“祈运-3”号船正小心翼翼地靠岸,吃水极深,显然满载着从南平中转来的紧要物资。

海湾沿岸,已然面目全非。

曾经的荒滩和灌木丛被一座座新建的仓库所取代,像是一片突兀而起的灰色森林。

每一座仓库前都人流不息,力夫们推着独轮车,喊着低沉的号子,将一袋袋粮食、一箱箱军械有条不紊运进运出。

空气中混杂着咸腥的海风、干燥的谷物味、腌渍的鲑鱼,以及新鲜木材的清香。

“快!三号库的腌制鲑鱼再清点一遍!明天八点必须装船发往南平堡!”物资调拨主事穆天佑沙哑的嗓子已经冒烟,手中拿着调拨清单朝库房内大声呼喊着,额头上的汗珠也顾不上擦。

“移民部的人呢?说好今天调一百人去修船所帮忙!负责人呢?!”一名军官模样的人站在一堆缆绳上,焦急地四处张望,显得颇为急躁。

临时征调来的新移民们,大多还穿着从本土发放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初到陌生之地的茫然与疲惫。

他们被各级官吏像摆布棋子一样分派到各个岗位:身体强壮的去了码头装卸货物,稍有手艺的被塞进修船所或各个工坊,粗通文字的则被安排协助文书工作,处理雪片般的调拨单据。

在码头东侧的海岸边,一座简陋却功能齐全的修船所已然投入运转。

锯木声,锤击声、拉锯声昼夜不息。

新铺设的滑道上,一艘隶属南方海上运输公司旗下的运输船正被粗大的绳索缓缓拖入维修船坞,它的水线下方有一道触目惊心的破口,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海难,然后侥幸驶回渝州港。

从启明造船厂、宣汉造船厂抽调而来的工匠们正围着它,评估具体损伤,探讨维修方案。

修船所的负责人,原启明造船厂高级匠作葛振海,正对着几个战战兢兢的年轻学徒咆哮:“补强肋材要用烘烤过的白栎木!跟你们说了多少次!湿木料一下水就会变形!你想让咱们的船在风浪里散架吗?”

在渝州城的南侧,一座规模宏大的长条形建筑刚刚完工,门匾上挂着一副牌子,上书“渝州医院”。

这座能容纳两百五十张病床的医院,是在原渝州卫生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并以最短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

虽然整座医院尚未进行精细装修,稍显粗陋,但各个功能区却已完善,设有诊疗区、重伤病房、轻伤休养区以及用石灰反复喷洒过的病疫隔离区。

此刻,已有数十名因各种疾病或水土不服而送来的船员和官兵在此接受治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