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28章 姜耀神功盖世,震惊忽必烈【1 / 2】

渊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耀道:“当众宣布咱们俩的婚事,当然没问题。不过,今日大婚实在是太过仓促,有些委屈你了,三天后吧。”

随即,姜耀站起来,朗声道:“本盟主也宣布一件喜事,我和龙姑娘情投意合,今日龙姑娘已经答应嫁给我了。姜某人父母不在,龙姑娘是孤儿,就不必禀明双亲了,决定三日后大婚。”

黄蓉聪明绝顶,马上凑趣道:“虽无父母之命,却应有媒妁之言,不如我们夫妇做个媒人如何?”

姜耀道:“那自然是极好的。”

“恭喜盟主,贺喜盟主!”

“盟主和龙姑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盟主登位,还有这两桩婚事,咱们今天可谓是三喜临门啊!”

……

众江湖人纷纷道贺。

杨过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失去了什么东西,但还是那句话,郭芙是他的白月光,此时他对小龙女却只是尊敬和亲近,更像是母亲和姐姐。小龙女遭了侮辱,却终于有了好归宿,他能有什么不满的?

他也过来给姜耀和小龙女见礼,道:“过儿恭喜师父和姜盟主!”

原来,过儿心里,根本就没有我,只有那郭姑娘?还是,他嫌弃我是残花败柳之身?罢了,罢了,你看不上我,有比你强上不知多少倍的人,对我宝贝的很呢!我又何必自讨没趣?

小龙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谢谢过儿了。”

三天后,还是在陆家庄,姜耀和小龙女大婚,此时江湖群豪俱在纷纷献上贺礼,算是武林中最有牌面的大婚了。

当天夜里,小龙女再次做了姜耀的女人。

只是这次,不是昏迷中荒野苟合,而是洞房花烛,明媒正娶,光明正大,没有任何含糊之处。随着几起娇吟,小龙女脑海中那个和她相濡以沫的少年郎的身影渐渐淡去,换成了姜耀的雄伟彪悍。

第二天,姜耀正式召集群雄,商议大事。

姜耀道:“自从三百年前,大唐衰弱,我华夏丢失河西之地开始,胡人的地盘越来越多,越来越是强盛,我华夏的土地越来越少,势力越来越是衰弱。先是丢了幽云十六州,自从靖康耻,又几乎尽失北方之地,只能苦守襄阳十余载。郭大侠。”

“在。”郭靖微微躬身。

姜耀道:“你觉得,襄阳能守住吗?”

郭靖苦笑道:“能不能守住,我不知道。无非是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穿了,就是没太大的信心。”姜耀道:“想想也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胡人连番进攻,我方苦苦守御。胡人可以失败一两次,三五次,甚至十来次。但是,我方只要失败一次,就会前功尽弃,大好河山尽入胡虏之手,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也只能成为胡人的奴隶。不过,我想说的是……”

顿了顿,姜耀缓缓向群雄看来,道:“为什么,一定要等胡人来攻呢?华夏先贤有云,寇可往,我亦可往!吾等何不在襄阳城下击败胡人,然后席卷向北,收复大好河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也好博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众人面面相觑,心想,你说得容易,办得到吗?面对胡人,大宋能支持得住,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何谈反攻?

郭靖也轻咳一声,微微摇头,道:“不是我灭咱们自己人的士气,涨敌人的威风。元军势大,想要反攻,何谈容易二字?”

姜耀道:“要说容易,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是,吾想说,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吾相信,华夏有必伸之理,匹夫无不报之仇。诸位!吾可在此立个誓言,三年内,定取得襄阳大捷,反攻为守,收复旧都。否则,我不配做这个武林盟主,自请退位让贤。你们,可愿意给我这三年时间吗?”

“三年时间,盟主要做如此大事?能……能成吗?”

“凭什么不能成?咱们汉唐年间,可是打得胡人叫爸爸。”

“但现在是大宋,能守住就不错了。盟主此言,似乎有些托大啊!”

“哼,是不是托大,三年内自见分晓。盟主既有恢复我华夏河山雄心壮志,好汉子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好!好一个华夏有必伸之理,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三年时间,吾愿听盟主吩咐。但有所命,就是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

群雄议论纷纷,怀疑姜耀太过托大者有之,皱眉不语者有之,愿意相信姜耀者要随姜耀建功立业者亦有之!

说穿了,武林人士散漫惯了,他们可以认姜耀这个武林盟主,但要想他们全部凛然从命,不折不扣的执行,几乎是不可能。

姜耀也不着急。

现场上得台面的武林人士,有两千多号呢,只要有部分人愿意听令就成。

姜耀随即宣布,家中有事者,或者年老病笃者,可以先回家。以后,若能捐献资财,或者通风报信,或者派遣子侄前来,照样是华夏的好汉子。

无牵无挂,愿意军前效力者,可以留下,共商大业。

总共两千多人,留下了四百六十七名。

这就足够了!

这次英雄大会,本就是为蒙古南侵所设,军情不能说不紧急。

姜耀、郭靖,率领四百六十七名豪侠,向襄阳赶来。

众人策马而行,距离襄阳不到十里,来到一座小山之上,升崖远眺,但见汉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拖男带女的涌向襄阳。看来,是蒙古兵在四乡加紧屠戮,百姓流离失所了。

忽然间,城门口的难民回头奔跑,后面的人流还是继续前涌,一时之间,襄阳城外大哭小叫,乱成一团。

郭靖大吃一惊,道:“为什么守兵不开城门,放百姓进城?”

姜耀道:“还能是什么?定是那吕文德怕奸细混在百姓中,蒙古兵趁乱破城,不肯放百姓入城罢了。”

果然!

姜耀等人催马来到城外,守城门的将领肯放郭靖率领的江湖众豪侠入城,不肯放百姓入城。

郭靖大怒,严令百姓入城,守将不敢相抗,一边放百姓入城,一边飞报吕文德。

众百姓刚刚进城,蒙古兵已经杀到。

最前面一群人,衣衫褴褛,手执棍棒,并无一件真正军器,乱糟糟不成行列,齐声叫道:“城上不要放箭,我们都是大宋百姓!”

蒙古精兵铁骑却躲在这些百姓之后。

很显然,这是蒙古人要驱民攻城了。

襄阳安抚使吕文德,此时已经和姜耀等人见礼,眼见情势危急,下令道:“守城要紧,放箭!”

众兵箭如雨下,惨叫声中,众百姓纷纷中箭跌倒,其余的百姓回头便走。蒙古兵一刀砍去个首级,一枪刺出个窟窿,逼着众百姓攻城。

郭靖大叫:“使不得,莫错杀了好人!”

吕文德道:“如此危急,便是好人,也只得错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