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近有三件事轰传天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其一,困扰大清许久,花了五千多万两银子的大小金川之乱,终于平了,出征数载的将士们可以回家了。
其二,平定大小金川的最大功臣贾蓉贾爵爷,原来是贾珍抱养的,人家原来姓姜。如今皇上隆恩,不但准许其认祖归宗,还允许其兼祧两门,将定西侯、三品爵威烈将军这两个爵位,尽数传承。并且特意说明,姜家与贾家无关,为姜家娶妻,不必拘泥于贾家辈分,
其三,宫中女史贾元春,贤良淑德,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皇恩浩荡,准许其归宁三日,以全天伦骨肉之情。但为了皇家体面,贾家需建一重宇别院,可驻跸关防。
说穿了,这三件事,都和那位新鲜出炉的定西侯贾蓉有关。
要不是贾蓉立下如此泼天大功,贾元春怎么那么巧,受封贤德妃了?
好么,别人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这位贾蓉贾大爷,立下泼天大功后,连“天上”的贾元春都带挈了,真是羡煞旁人。
又有小道消息传来,那位贾爵爷的妻子秦可卿,其实是废太子胤礽之女。
这就对上了嘛!
原本人们认为,乾隆特别强调“不必拘泥于贾家辈分”,是因为四王八公同气连枝,在朝中势力势力盘根错节。贾蓉辈分又特别低,如果按照贾家各种辈分攀下去,贾蓉很难找到门当户对的正妻。
现在人们恍然大悟,贾元春是贾蓉的姑姑,是乾隆的贵妃。
而乾隆的堂妹秦可卿,却做了贾蓉的妻子。
这是什么辈分?全乱了!
谁若是较真的话,让皇家的面子往哪搁?
所以,以后,无论贾蓉娶了何人,大家都乖乖闭嘴吧。别痛快了嘴,却惹得天家震怒,被诛了九族。
当然了,人们更是好奇,三年后,贾蓉会娶谁为他的另外一个正妻呢?
到底是哪位女子有幸,成为少年得志的定西侯的夫人?
……
……
敕建荣国府,贾琏房。
“真是没想到啊,蓉哥儿之前也不怎么起眼,他老子管他,如同管犯人一样,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这一成了亲,却又是遇仙缘的,又是定大小西川,立功封侯的,都成了你们贾家第一人了。”
王熙凤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慨叹道。
贾琏斜躺在榻上,懒洋洋地道:“他本来就是我们贾家第一人。我那堂兄战死了,他就是长房长孙,正儿八经的贾家族长。无论仗打成什么样,只要能回来,就得开祠堂,祭告列祖列宗,继任族长之位。这什么定西侯之位,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不过……”
“怎么了?”
“你可是后悔了吗?”
“后悔?我后悔什么?”
贾琏轻笑一声,道:“当然是早嫁了几年。要不然,王家二小姐,就能做了定西侯夫人了。”
“哟!还有这么一出!”王熙凤横了贾琏一眼,道:“你不说,我还真没往那面想。嗯,想想也是,蓉哥儿相貌胜你十倍,本事胜你百倍,比你这寻花问柳的琏二爷,强到不知哪里去了!当初,我怎么就瞎了眼嫁给你。要不然,现在也捞个侯爵夫人当当!”
贾琏本是调笑,闻言顿时有些傻眼,道:“你……你真是这么想的?”
“我就是这么想,又怎么了?想想又不犯王法。倒是琏二爷你,和那多姑娘是怎么回事?”
“我和她当真没什么,就是下面人胡乱撺掇……”
贾琏当即就慌了手脚,赶紧和王熙凤解释多姑娘的事儿。
然而,王熙凤虽然胡乱应着,心中却泛起了阵阵涟漪。
其实,与电视剧给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无论贾琏还是王熙凤,年纪都不大。贾琏今年十九,王熙凤也不过二十而已,正是青春正盛、花容月貌年纪。
要是王熙凤晚嫁几年,说不定还真有机会。
她心中暗想:没成亲前,蓉哥儿虽然不成器,但是和我挺亲近的。甚至因为我们俩走得太近,府里面有风言风语,说我王熙凤爱蓉哥儿年少俊俏,和他有一腿。
现在琢磨琢磨,如果那传言是真的……其实也不错。
可惜了,这冤家,成了亲之后,左一丫鬟宠着,又一个丫鬟用着,还和一群小姑娘打的火热,再也不登我的门了。
怎么?我很老么?只比他大三岁而已,
还有,那些小丫头片子,又懂什么?
呸!
没良心的家伙!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
……
李纨的小院。
“娘,娘……你想什么呢?”
贾兰正在给李纨背书,背完一段,见母亲神思不属,忍不住开口问道。
“没……没什么。”李纨面色微红,胡乱应道:“我在想,蓉哥儿怎么就那么大本事,一下子,把朝廷那么多年都平不了的大小西川给平了。以后,有他的教导,兰儿你的前途,定是极好的。”
“嗯,孩儿一定好好向兄长学习。文武都中状元,光宗耀祖,报答母亲。”贾兰绷着一张小脸,认真地回答道。
然而,他做梦却想不到,此时心中那光辉伟岸的堂兄,已经做了他一回便宜爸爸,
更想不到,他敬爱的母亲,刚才在心中暗想:菩萨保佑!那冤家,终于活着回来了!只是,他回来之后,我和他又如何相处?再不能有第二次了,我们的关系,一旦泄露出去,迎接我们的必然是身败名裂!那后果,我们俩都承担不起。
罢了!罢了!
他不是要娶第二房正妻吗?
我有两个堂妹,一个叫李纹,一个叫李绮,品貌都不在我之下,而且又是黄花闺女,比我年轻许多。就让其中一个,嫁给那冤家吧!希望那冤家有了她,就忘了我。
只是,到底那冤家会选李纹还是李绮呢?
还有,虽然明知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怎么心中那么酸呢?
李纨啊,李纨啊,这是你悬崖勒马最好的机会了,万不可执迷不悟啊。
……
……
姜耀纳了香菱,自然也就没有了薛蟠打死冯渊,以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之事。不过,薛宝钗入京待选,薛蟠一家还是来到荣国府住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