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83章 大宋内讧,姜耀发财【2 / 2】

渊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还是李纲站了出来,道:“如果殿下不嫌弃微臣人微言轻的话,微臣愿往!”

赵桓向蔡京看来,道:“蔡相公,你说呢?”

蔡京道:“李御史不但清廉无私、刚正不阿,而且能言善辩,朝廷上下谁不知晓?如今勇于任事,营救官家,当然是极好的人选。”

赵桓道:“好吧。那就请李御史,去姜耀的军营中走一遭,问问他到底如何才肯放了父皇。”

“遵旨!”

……

……

当天傍晚时分的时候,李纲率五十名侍卫,前去觐见姜耀。

不过,姜耀此时手中仅有梁山精锐五百,不愿被宋廷窥测到。李纲等人在离着姜耀军营十里,就被姜耀军的探马拦了下来。

直到三天后,那两千西军到了,才允许李纲等人进入军营。

“李纲见过姜耀!”李纲向着姜耀微微躬身。

关于这个礼节和称呼,李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乃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向一个贼寇低头?

但是,话说回来,皇帝赵佶在姜耀的手里啊,不表现一定的低姿态还是不行。

所以,和姜耀不论官职,只是当一个陌生人看待。

“你就是李纲?”

姜耀向这位现在刚刚在大宋朝廷上崭露头角,后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臣看来。

此人看年纪在三十岁上下,面容清秀,肤色白皙,一双细长的眼眸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眉形修长,微微上扬的眉尾透出一股子书卷气。鼻梁高挺而直,给人一种正直坚毅的印象,他的嘴唇不厚不薄,轮廓分明,头发被整齐地梳起来,露出宽阔的额头,更显得他神采奕奕。

姜耀微微一笑,道:“但不知李纲你是为何而来?”

“姜耀你何必明知故问?吾当然是为了官家而来。到底有什么条件,你提出来吧!”李纲开门见山地道。

姜耀道:“既然你李纲如此快人快语,姜某人也就有话直说了。如果你们大宋朝廷想要赵佶回宫的话,也很简单。就在这汴梁城外,赵佶祭祀天地,将皇位禅让给我姜耀。然后,尔等大臣向吾行君臣之礼就行。”

李刚微微摇头,道:“我大宋朝廷,不可能答应如此荒谬的要求。”

“不答应也没关系。如果你们大宋朝廷仅仅想让赵佶活着,我还有更低的条件。”

“什么条件?”

姜耀将早已准备好的条件和盘托出,道:“将八百里水泊梁山,以及梁山周围的郓城县、济州、高唐州、东昌府……等十三个州府,割让给我姜耀。另外,再给我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如此一来,吾就保证,不伤赵佶的性命。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就别怪我姜耀翻脸无情……杀了赵佶!”

“你做梦!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我们怎么可能拿的出来?国库中根本就没那么多金银!”李纲都要气疯了。

李纲觉得,这钱根本就不是姜耀要的,而是赵佶要的!

好你个官家啊,怎么如此不当人子?

自己策划了这场绑架案不说,还要大搂一笔!

好么,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你怎么张得开这张口?国库里面到底有多少金银,你心里没有点逼数吗?

然而,姜耀却知道,大宋朝廷绝对能拿的出来!

国库里面没有,城中那些士大夫里面没有吗?

别说什么此举会惊扰到城中百姓,这个时代金银并不是一般等价物,平民百姓手里哪有多少金银?要得到这些金银,就得从大宋国库和那些士大夫手中搜刮。

事实上,这比历史中的靖康耻,要的可要少多了!

在历史记载中,大宋朝廷与金国签订了投降协议:只要金军不踏入汴梁城内,不俘虏尊贵的宋皇赵佶,大宋需向金国献上巨额贡品:黄金足足一千万两,白银更是高达两千万两,还有珍贵锦缎一千万匹。且这一切,都需在短短十日内悉数交付。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诚然,若单纯从数字上看,大宋朝廷每年约六千万贯的庞大收入,貌似能勉强应对这场财政危机——理论上,这些收入折合成黄金约有六百万两,白银则可达六千万两。

然而,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大宋的税收体系复杂,收入囊括了铜钱、粮食、布帛等诸多实物,全部折算方得六千万贯之巨。若真要筹集真金白银,整个大宋国库的储备都绝无可能能满足金人的贪婪胃口!

金人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体贴”地提供了另一种支付方式:女子折价。一份详尽的“价目表”随之出炉,令人瞠目结舌。

公主的身价标定为一千两黄金,赵佶的妃子亦是如此。而那些地位稍低的嫔御、贵女们,则各有不同的标价。大宋宗室的女子,身价跌至两百两黄金,而普通的宫女、妇女,只能以五百两白银计价。令人痛心的是,美貌的歌女、娼优,乃至普通的民女,都被明码标价,成为了这场交易的牺牲品。

按理说,无论是尊贵如大宋君王,还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女,都不可能接受这样屈辱的条款。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皇赵佶不仅接受了,还全力配合金人的要求!

为了凑齐那看似天文数字的金银,汴梁城内的年轻女子几乎被搜罗一空。面对百姓的反抗,朝廷的回应却是残酷镇压。开封府的差役们如同饿狼一般,闯入民宅,肆意抓捕,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人民苦不堪言。

如今,姜耀仅仅要黄金两百万两,银一千万两,是恰好将城中贵金属搜罗一空,又绝不至于大宋朝廷凑不出来的数字。

他微微一笑,道:“总而言之,半个月内,不将这些金银送来,吾就会处死赵佶!如果送来了这些金银,就会劫持他往梁山居住。你回去告诉太子赵桓,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换一个皇帝之位,是很便宜的。当然了,如果他不愿意换,非要老爹的性命,换一个皇帝位,背上弑父的名声,那也由他。”

“这样啊……好吧。”李纲无奈道:“吾这就回去,将姜耀你的要求,禀告太子和朝廷诸公。至于他们如何抉择,我可不敢保证。”

……、

……

“打听清楚了吗?”

李纲从姜耀的军营出来后,向身旁的侍卫问道:“姜耀手下,到底是谁的兵马?”

那侍卫微微躬身,道:“禀李御史,虽然不能确定是谁的兵马,但是我们从他们的甲胄、口音,都可以确定,俱是我大宋精锐西军!而不是什么贼寇。”

“总人数多少?”

“两千多人,不到三千。”

“吾就说嘛!这么多西军,除了官家本人,谁能调得动?”

李纲暗暗寻思:莫非是官家倦政,却又舍不得皇帝的权位,想要了这么大笔金银之后,保留皇帝尊位去梁山纵情享乐,才演了这样一出戏?仔细想想,这笔交易也不是不行啊!

毕竟,随便换个人做皇帝,都会比他强得多!